第128章 我辈岂是蓬蒿人(三)
次年四月,唐玄宗以谋逆罪将三王贬为庶人,此事不清楚内情之人自然是谩骂三位罪人,但却隐隐的有些其他的传言,渐渐的流传出来。
此事武惠妃在背后推波助澜了不少,听说告密之人是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而李林甫则作壁上观,冷眼瞧了一场好戏。这长安虽然走了很多人,却比以前热闹多了。
如今这长安城,熟悉的人的越来越少,时局也越来越复杂,李白此时真的生了退隐之心,他想起贺知章之前将要说服他的话。他们尚还走了这么一遭,如今退隐实属无奈,而李白还如此年轻,怎的就要轻言放弃了?
可是有时候想要放弃,并不一定真的经历过,而是将世事看透,一种从骨子里透出的疲惫感和无力感,让他觉得仿佛经历了很多很多......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现如今所有人都盯着太子的位置,然而并未过太久,圣人突然下了消息,将三人赐死,不知其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天下哗然,却也只得为这太子和两位亲王感到唏嘘。
然而不过半年,武惠妃因病逝世,圣人极度悲痛,群臣力荐圣人早日立储君,李隆基虽有意立寿王,然而李瑁如今实在年幼,无甚功绩,最后只得听了群臣的意见改立忠王,并改李玙名为亨。
逢遭此变,圣人的性情大变,憔悴了许多,对朝堂的事大多都交由了李林甫处理。然而却在听闻自己最爱的儿子有位绝色妃子之后,便不顾礼节,强行招入了自己后宫。李瑁性情向来柔顺胆小,自己妃子被父亲夺去,也只得拱手相送。
听闻此女不仅相貌倾城倾国,还极懂音律,天资聪颖,又擅长歌舞,甚得玄宗欢心。自此,李隆基每日里饮酒作乐居多,无心朝政,李林甫的地位越来越高,几乎独揽大权,无人敢与之对抗。
离开长安两载多,李白这新建的石室好不容易按照许萱的喜好建好,还没住多久,李隆基便派人来宣他入长安了。
他虽有不甘,但一介白身,对于朝堂上的变化,别说做什么,连插句话的资格都没有,只得在安陆享齐人之乐。然而却不知李隆基为何又突然想到他,竟还亲自派人将他寻回?
李伯禽此时已经会满地跑了,许萱将他交予许夫人照料,随着李白一同再次进入长安。比起儿子,她更加放心不下李白。
开元二十一年,诏翰林院。
初春,李隆基于宫中布宴行乐,特邀李白前来作诗,指着尚还年幼的一位宫女道:“此女虽年幼,却相貌楚楚可怜,别有一番风情,太白可作诗来!”
李林甫笑呵呵的放下酒杯,对站在身后的彭允道:“几年未见,也不知道太白的诗是否又有进步了,说起来这几年圣人可是还会常常提起你,说是阅人无数,仍然还是觉得太白的诗最合圣人心意。”
彭允没有搭话,只是冷冷的看着李白的方向,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李隆基笑道:“确实如此,摩诘和宗之,皆是人才,但总是不太合朕心意,只有太白方知朕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