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 > 第69章

第69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随手拔掉钉子之后,水珏也开始专注于公事上。她这次出京,除了打探新君即位之后江南官场的动静,也是为了亲自考察一下盐政的事。

河工和盐政,是和边疆一样,横在历代君王心中的刺。河工上管着的人是油盐不进的大清官大能臣,他的脾气气的太上皇曾经都忍不住用砚台砸过其的脑袋。不过即使气成这样,太上皇还是让其一直管着河工,可见对其的信任。当然,他也管得很好。这几年黄河都没有再决堤过,可见其能耐。据说那人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让黄河变清,考上进士之后就辞官出海,在各国寻找治河的方法。十年之后才回国,进入工部。水珏对此人很感兴趣,等闲下来,也会去见一见。

盐政因为在最富饶的江南,所以其牵扯的问题也就最复杂。太上皇安在盐政上的人也是同样的油盐不进,林如海虽说顽固迂腐,但这种人正适合盐政。他从不以自己的喜好和私情干预公事,只是有时候眼光差了点,不然不会举荐贾雨村。

而因为江南最复杂,所以盐政只是没出岔子,但论成绩,可比河工差多了。但只要盐还有着暴利,这种事就不能避免。

碰巧的是,水靖得了新的制盐法,若实施,则可以从根源上解决盐政的问题。只是那牵扯甚广,就让水珏来探探路。

水珏为此闹腾了许久,江南的官场本就够复杂了,水靖还想着盐政的事,真觉得她有三头六臂吗?水靖哄了水珏许久,说只是探探路,又不做什么,才哄好水珏,让水珏嘟嘟囔囔的继续给他做白工。

再次说明,水珏确实蛮可怜的,功劳这么大,都得不到个封赏,外人也永远不会知道她的功劳。不过这样,也让她永远不会功高盖主。

水珏对此倒是挺满意的。又能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又不会遭猜忌,有比这更两全其美的吗?这样看来,这个世界女子底下的地位,也是特别难忍受的。也是她有个好出生,好哥哥,才会如此觉得。

盐政向来和官场勾结的紧。即使林如海在这里呆了两年,但对盐商有时候还是有心无力。盐政的官员历来是换的最快的。林如海之前,也有不少官员折戟或者被拖下水。有暴利,自然就有人铤而走险。水珏可以想象,当哥哥将刀戳到盐政根基的时候,会有多少盐商疯狂。

只是疯狂也只是一时了,只要盐成为米面一样的商品,即使有利润,也不会成为盐商那么庞大的势力。厉害的粮商一直都有,但除非大灾大荒之年,粮商也不会有左右一地官场的能力。

当然,大灾大荒之年,朝廷还能从其他地方调粮。而产盐的却只有那寥寥无几的几个地方,这也是盐商嚣张的资本。

成为大盐商的王家不用说,就是王熠。王熠已经用上了新的制盐法子,自然盐的产量比其他盐商多而精。再加上水靖和水珏的支持,他以海商的身份进入江南,一来就以雄厚的资金和宽广的人脉让江南的盐商们震惊了。因为制盐的地方是在海岸边,所以要保密非常容易。跟着王熠的人又都是瑞亲王府的老人,他们早就知道盐商迟早必定会衰落,所以更不可能被盐商的小恩小惠所收买,吐露新式制盐法的秘密。

王熠已经在江南经营了好几年,在水珏第一次到江南的时候,王熠已经在盐商中小有名气,现在已经成为盐商商会中的副会长之一,被称为盐商中的三巨头。

有了王熠这个内应,水珏早就收集了不少盐商的资料。之所以让忠顺亲王再查探一番,不过是印证一番罢了。水珏也想看看,这些盐商在面对新君的人之时,有何种反应。

果不其然,最让水珏看不透的,仍旧是刘家的人。

不过李家是更明显的靶子,水珏当然会先从李家着手。至于刘家,就要看之后的表现了。

只是,李家敢在忠勇亲王夺位失败之后还明目张胆的站在忠勇亲王身边,自然是有依仗的。李家先祖中曾经有一位对太上皇有救驾之恩,那李家先祖在弥留之际,拒绝了太上皇对其的封赏,说自家子孙没有读的书当的官的人,只希望太上皇能对其家族多加照拂一二。

因此太上皇对李家很是宽容。而李家和甄家世代都有联姻,算是新崛起的大家族之一。

水珏蛮佩服李家先祖的睿智。虽然商人比许多官员都有钱,但商人都更愿意当大官,这是身份地位的不同。但李家先祖拒绝了让子孙入朝为官的恩赐,可谓是有大毅力。李家先祖清醒的知道,子孙不争气,即使凭借这救驾之恩勉强当上了大官,但必定比不上朝中其他官油子,并且以并非自身之功劳入朝为官,出生上自然比不过自己有功劳和科举晋升的官员,晋升也十分困难,这一点连显赫勋贵都难免,必须将子孙送入边疆镀金才能继续有更高的职位,更何况没根没底的李家?

而李家先祖得了太上皇照拂的承诺,只要在太上皇在位期间,李家能有人科举入朝为官,那一定会被特殊关照,在朝中颜面也光鲜许多。而有了太上皇的金字招牌,李家在江南也没人敢招惹,一些世家也会看中太上皇的承诺,与李家结亲。

李家后人就算没有科举的料子,只要和权贵结亲,那就是半只脚踏入权贵的圈子。而后李家后人也可以去“镀金”——安插人在军队,只有势力十分庞大的累世勋贵有能力做到,李家后人凭借妻族的能力镀金之后,也能堂而皇之的进入官场,照旧会被太上皇重用。

李家的人凭借这个策略,已经和甄家牢牢的绑在了一起,并且族中已经有许多人已经做官。虽说还没有进入京城的圈子,但在江南,已经是一方势力。至于官员不得经商这一个限制,更是好绕过——李家族中的人,经商的不当官,当官的不经商就成了。

林如海被李家也是烦的不行。不过好歹他是贾家的女驯,贾家又和甄家十分要好,所以他倒没在明面上得到多少刁难。连贾母和贾敏撕破脸之后,也未曾泄露给甄家,让李家彻底对林如海发难——毕竟林如海是贾家有关系的人中唯一有实权的gāo • guān,而贾敏毕竟是贾家的人,就算对贾家再不满,也不会对贾家视而不见。娘家不好了,贾敏也得不了好。所以贾家也不可能真对贾敏下狠手。贾敏倒了,林如海倒了,贾家的姻亲中还当官的就只有王家了。而媳妇比起女儿,终究是外人。翻脸不认人的亲家,难道还少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