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东晋小军将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引火烧身

第一百四十七章 引火烧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桓温点了点头,深以为然。不过,对于朝廷越过大司马府直接封赏刘义之兄弟,桓温还是有些不放心,问道:“刘家兄弟的事怎么处理,难道就这么听之任之?”

“若没有朝廷这一出,桓公准备如何处置刘家兄弟?”郗超反问道。

“刘家兄弟先后击败慕容德和慕容垂,为国立下大功,不能不给予奖赏。”桓温想了想,说道。

郗超点了点头,笑道:“不错。平心而论,朝廷给与刘家兄弟的封赏并不算丰厚。朝廷这么做,一则是想要拉拢刘家兄弟,二则,是想让桓公与刘家兄弟反目。所以桓公只能追究朝廷里为刘家兄弟议功之人‘越权’的罪过,对刘家兄的的封赏,要么追加,要么不理会,决不能落入朝廷的圈套。”

桓温连连点头:“嘉宾说得不错,正该如此。不过,嘉宾识才说,刘家兄弟和袁贵诚连手,我们却也不得不防啊!”

郗超笑道:“这个不难破解。彭城刘家的老将刘建,虽然在豫州供职,和袁贵诚走得却不近。当年谢万被免之后,谢家的旧将们依旧在豫州各地驻防。袁贵诚就任豫州刺史之后,把他们全部踢到了一边去。所以,刘建、高衡等谢氏旧将,跟袁真走得都不近。这次北伐,刘建托病不肯参与,就是明证。而且下吏断言,若非桓公把司州刘义之任命为西路北伐军副帅,刘牢之都不会参与浚仪之战。”

“所以,桓公放心。要我们不去招惹刘义之兄弟,刘家断然不会为袁贵诚出头的。”

桓温听了,不置可否。单纯凭借将领们之间的关系就断定刘家和袁家不会合流,未免太过武断。为了利益,这些武将暂时放下旧怨,抱团取暖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也不能单凭私交来断定这两家不会合流吧?”桓温不确定地问。

郗超笑道:“想要稳住刘家兄弟,桓公帐下,还有一人可用。”

“谢幼度?”桓温皱起了眉头。桓温想起了当初派谢玄传令刘牢之,让其出兵围剿慕容德的事。幸亏刘牢之提前围剿了慕容德,否则自己的五万大军和慕容垂缠斗的时候,慕容德率三千骑兵杀出,那全军可就崩溃了。不过,谢家虽然是刘家的旧主,在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时候,刘家只怕也不肯轻易妥协。何况陈郡谢氏,未必跟自己是一条心。谢家的领头人谢安,为谢万奔丧之后便留在了扬州,做了朝廷的吴兴太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