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要什么都学
刘牢之开始后悔带这么多家一起出海了。人多了意见就容易不统一,不利于行动。刘牢之想趁这次南洋出海的机会,把联合商队的事整顿一番,不过现在人不齐,又有何穆这个“外人”,刘牢之便压下了不提。
“红中!”刘牢之心不在焉地打出了一张。
“胡了——”何穆像是报复一般,拖着长声叫着,一边亮出了牌。
何靖从下面的牌里扒拉了两张,重重地摔在了桌子上,怒道:“你一个小屁胡在这里瞎搞,老子二十四番的七小对被你弄垮了!”
何穆得意地笑着:“你急什么,要胡了才算啊!——阿全,快拿钱来!”
刘牢之笑了笑,甩给他两个刘氏新铜钱。
何穆拿过来仔细地端详着,对刘牢之道:“现在市面上买东西,大家最认可的就是刘氏的新钱,制作精美,字迹清晰,分量又足。就是币值太大,不方便小民交易!”
刘牢之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铸新式铜钱,本来就亏着钱呢!为着以后在交易里不被人家用这些品相差的钱坑我,才铸新钱的。刘家不是少府,不能面面俱到!”
何靖不在意地道:“这有什么?京口的百姓除了刘家的新式铜钱,对刘家的粮票也是非常认可的,用起来方便的很。”
何穆摇了摇头,没有争辩。刘家势大的时候,这些粮票自然可以流通,粮票也能随时兑换出粮食来。若遇到灾年,刘家兑换不出这么多的粮食,这些粮票岂不是成了废纸?
高素却道:“粮票虽然轻省,却只能在本地使用,对商贾作用却不大,商贾们为了到外地进货,必然会把粮票兑换成铜钱!粮票与铜钱的兑换比例不恒定,商贾们会承担一些风险。”
刘牢之道:“粮食的价格一般还是比较稳定的。除了粮食,就只有丝帛可以作为钱来使用,但是丝帛太昂贵,难以作为小额的钱币,粮食就没有这个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