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火了
郑豁提起夜袭,旁人也还罢了,段崇却想起了半年之前的洛阳之战,吕护部下被刘义之一支小部队夜袭营寨,死伤近半。正是那场大败,才使得燕军没有办法从容渡河,只得仓促架起浮桥,终于为敌所趁。段崇想起当日的惨烈,也觉得自己置千余人在北门下不甚妥当,于是他忙对慕容忠道:“将军,刘远或许行事谨慎,不会做出夜袭的事。但是刘义之部却是喜欢夜袭的,我们不能不有所防备!”
慕容忠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本将军便把本部安置在东南,多派游骑监视南门。至于北城门嘛,还是请段将军的两千步卒驻扎。各军注意警戒,不要为敌所趁!”
郑豁、张耗等人听了,也知道慕容忠现在兵力有限,不能求全责备。
慕容忠又问:“诸位将军还有何话说?”
他话音刚落,却又听到一人大声道:“学生有一言,还请将军谏纳!”
慕容忠循声望去,原来是黄曲,忙道:“先生有话,但说无妨!”
黄曲站起身来,行了礼,说道:“将军围城二十余日,城内的军民必然已经气沮。将军何不派使节入城,劝说刘远向我军投诚?”
慕容忠诧异地道:“参军这话说得差了。本将军自来荥阳便曾经向刘远派出信使,劝其弃暗投明。这些日子更是不断地劝刘远献城,奈何他置若罔闻啊!”
黄曲侃侃而谈:“将军此言差矣,刘远毕竟是一郡太守,掌数千兵马,岂能因为将军绕城大喊而献城投降?刘远上次未降,乃是因为将军初至,他不知道将军必取荥阳的决心。如今东护城河已经被填平,刘远心中必然知道,这荥阳城他是守不住的,此时若将军给予他足够的礼遇,刘远岂能不感激涕零,举城而降?”
郑豁也道:“黄参军此言甚是。刘远现在进退两难:他若不献城,就只能面对攻城血战;弃城而走,又怕被我军追及。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再派信使去游说一番才是。古人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慕容漪冷笑道:“不战而屈人之兵,还要我们这些军将作什么!”
郑豁道:“慕容将军此言差矣!正是有了将军带着士卒浴血奋战,才能有说客凭三寸不烂之舌建功立业!若无强军在侧,说客便无用兵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