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天下大水
“按照小郎君的要求,年后咱们又修建了八个万石粮仓。一共十八个粮仓,这段时间糖和酒的交易一直收的是粮食和铁,夏收之后基本上把仓库都填满了。”刘颂得意地道,“江南如此大水,粮食的价格肯定会大涨,也不知道这些人家会不会后悔。”
刘牢之笑道:“如此甚好,手上有粮,心中不慌啊。咱们在芜湖之地发财,不能让人说成是为富不仁。如果市面上的粮食价格过高,咱们就平价出售粮食。家里实在是没有钱的,也可以借贷。按照市场行情,调低借贷粮食的利息。只要是芜湖的编户齐民,能证明身份的,都可以借贷;如果是流民,就招收为僮客。”
刘安笑道:“此时虽然遭灾,大多数人家里还是有些余粮的,借贷粮食的事情不防再等等。”
“这个你把握就好了。”刘牢之转头道,“年前的时候,让你们督促采购药材,这件事办得怎么样了?”
刘颂笑道:“这事小的不敢居功,是刘柱主管操办的。这些药材买得很顺利,京口、合肥和芜湖都备了一些,都已经入库了。听说刘柱在合肥山地里,也种上了一些草药,以后用起来方便些!”
“这些人总算办了件让自己舒心的事!”刘牢之心里想着。他点了点头,对刘颂笑道:“很好,大水之后容易有疫病,有药材在手才能心安。等回到京口的时候,我问问医馆的医生,需要的量比较大的草药,以后我们都要自己种。”
刘安忙点头答应了。
“小郎君,前段时间,我们从池塘里捕了不少鱼,卖了一部分,腌制了一部分,更多地是在几个水池里面养着。鱼太多,池子里面盛不太下,天天有死鱼的情况发生,各个工坊里面现在天天吃鱼,都吃的腻了,我们该怎么处理才好?”刘安问了个头疼的问题。
“先在内部消化吧,往京口和合肥各运一批,这两处的产业里面现在都有不少的人口,就算是改善大家的生活了。再者,现在水小多了,过一段时间水位应该就正常了,到时候就可以把鱼重新放回池塘里面,记住,把大鱼放进封闭的池塘里面,那些开放的池塘先放小鱼苗。”
看过第四农庄的损失,刘牢之对刘安说道:“第四农庄的人都是新迁来的,虽说夏收大幅减产不会影响到这些人的吃饭问题,但奖励到底是没有了,你得空多劝导劝导他们,大灾之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等天气好了,马上着手安排补种水稻,等秋后有了收入就好了。”
第四农庄的人有翟家族长一大家子人,去年随刘牢之一起迁过来的,刚迁过来就遇到大水灾,心里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不过刘牢之也不会一味的安抚,这些战俘震慑一下也是必要的。
“让他们安安稳稳的,敢乱活动让他们连庄客都做不成!”刘牢之冷冷地道。
“小郎君可是听说了什么?还没到那一步呢!”刘颂皱了皱眉,劝道,“平日跟他们聊天,大都是对江南的湿热天气不满,但都觉得好歹比淮北朝不保夕的担惊受怕强。”
刘牢之点了点头。翟家能够派翟羌到自己身边效力,也算是一种臣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