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刘和之
“对了,阿全,你昨天为什么答应毛家,要合伙做生意。要赚钱,我们自己做岂不是更好?”刘义之不解地问道。
刘牢之挥手让刘顺之两人走开,这才说道:“大哥,做生意不能可只看到利益,还要考虑到存在的风险。建康乃是达官贵人集聚之地,是非多啊!毛宝本来是王敦的部将,王敦叛乱之后事庾氏,守邾城时兵败溺水而亡。现在毛家老大毛穆之在桓温帐下效力。毛氏兄弟甚得丞相司马昱看重,以之为爪牙。否则毛安之也不可能到石头城这样的重镇驻守。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司马昱一系都不会失势。我们经营的红糖、玻璃器和白酒等,都是垄断经营,利润奇高。京都的世家门阀岂会不眼红,出手篡夺是可以预见的事。京都的这潭浑水,我们暂时还没有能力搅和,有麻烦事还需要毛家去处理!”
说道这里,刘牢之眨了眨眼,小声附在刘义之耳朵上说道:“冲锋陷阵自有他人,咱们兄弟在后面数钱就好了!”
刘义之指着刘牢之,哈哈大笑。
等刘义之笑得够了,刘牢之才接着说道:“毛氏在将门之中,走的算比较高的,现在又得权贵赏识,门户发达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两家合伙做生意,多多交往,对我们兄弟不会有什么坏处的。”
刘义之听了,深以为然。
两人回客栈吃过了早饭,船队离开石头城码头继续前行,自建康以下,长江水流向改为由西向东,正好顺风顺水,帆借风势,船行甚速,兄弟两人一路上说说笑笑,终于在当日未时到达京口。
京口历史久远,西周时属宜的封地,春秋时京口属朱方邑。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东巡会稽,途经京岘山,有望气者言其地有王者气,始皇帝遂命三千赭衣徒凿断龙脉,以败王气,改名丹徒县。京岘山西北有北固山,其后峰伸入江中,后峰、中峰、前峰起伏连绵,前峰环抱着开阔高平地块,古人把前峰一带称之为京,取义为《尔雅》的“丘绝高曰京”,口指北固山下的江口。当然,也有说京口是因京岘山而得名。汉末,孙权称霸江东,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将治地迁至京口,在北固山前峰筑铁瓮城,号称“京”,通称京口。永嘉之乱时,中原百姓南渡,元帝在京口侨立兖州,以安置兖州流民。东晋初年,王敦和苏峻叛乱自上游攻击建康,朝廷几无还手之力,自郗鉴后,京口方作为东晋的军事重镇,以屏卫建康,史称北府。
魏晋之时,从京口到晋陵还是非常贫瘠的地方,“旧晋陵地广人稀,且少陂渠,田多秽恶”(《元和郡县图志》),直到南宋时,尚且“南徐白昼虎成阵”。就是这贫瘠的地方,自永嘉之乱后,吸引了大量的流亡人口,有士族也有平民。晋成帝咸和四年(329年),郗鉴徙淮南流民于晋陵诸县,“处于田宅”。流民大都有与胡虏作战的经历,组成军队后,劲勇难当。东晋政府利用这支流民军队控制三吴,抵御海寇,拱卫京师。
码头上,刘和之亲自带人来迎,兄弟相见,分外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