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围杀
丰丘那一役之后,所有人都知道殷玄对曲商恨之入骨,曲商在丰丘伤害过太后,而太后是殷玄的恩人,更甚母亲,殷玄对太后的孝心大殷所有百姓们都知道,他们这些小国们一直关注着大殷呢,自然也知道。
所以,拿曲商的行迹为饵,殷玄一定会出来。
众人觉得华图的这个计策十分的好,就都赞同了。
于是半夜的时候殷玄就接到了对方送进来的一封信,当然,这封信是以绥晋北国的名义写的,也是以华图之手亲笔写下的,更是以华图的口吻说的投诚,不牵连其他的任何一个小国。
殷玄的能力强不强,众所周知,而今天王启之也与殷玄对战过好几百回合,亲自领教了这个年轻太子的内功修为,深知此人不好对付,如果去的人太多,怕引起怀疑,让对方警觉,从而功亏一篑,反而把自己送去当饵了,所以他就只以绥晋北国一国的名义来写这封信。
但私下里一起做准备的却是所有的小国们。
晚上的投诚是假意投诚,而真正的目地是围杀殷玄,所以,危险系数极高。
就算华图和王启之加起来,也不一定能制伏殷玄,再加上殷玄的身后还有封昌,还有太后,还有那么多的大殷士兵。
他们会在暗中埋伏,殷玄肯定也会。
所以,这是一场十分凶险的“投诚密会”,不能所有人都暴露出来。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华图还是让人给曲商快马加鞭地递了一封信,说明今夜的情况。
华图为什么对曲商那么忠诚,是甘愿被他驱使吗?
其实也不尽然。
小国们素来以大殷马首是瞻,只是,这世道,没有人会愿意一直瞻仰别人的鼻息过活,稍有点儿报复和志向的小国国君们都想强国,都想富民,都想去征战别人的领土以此来扩大自己国家的领土。
但不行。
为什么不行?
因为在大殷的笼罩之下,你一出兵去征讨别人了,大殷就会来征讨你。
这些小国们忌惮的,除了大殷的兵强马壮外,就是大殷统治者们的无情和狠辣,大殷能有如今这样广袤的土地,就是靠掠夺那些率先挑起战争的小国们的领土而得来的。
除非你一直安分守己,不然下场一定会很惨。
可若安分守己,那就一直要积弱积贫,靠大殷的鼻息过活,谁愿意呢?
没人愿意,但又没人敢一马当先地挑起战争,所以,这么些年,小国国君们唯唯诺诺。
而今有人主动挑衅大殷,又发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还联合起了所有小国国君们,虽然成败未定,是王是寇也未可知,可有人敢且又做了所有小国国君们一直想却又一直都不敢做的事情,他们能不佩服吗?
是佩服的。
华图对曲商的认可,大概也是出于这一点儿。
至于胜了大殷之后是什么光景,那要到胜利了之后再去定论,至于败了,那也是命之所归,但总要去争取的不是吗?不争取又怎么知道是胜还是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