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5章 罗汉拳
孙玉峰,河省景县人。十多岁时到北京“威镇镖局”追随张占魁习形意拳。
后因镖局被淘汰及政局混乱,孙玉峰南下到广州“精武会”任教,交换到广东蔡李佛的八挂拳和老洪拳之花拳。民国时期中央国术馆编列此“拳”为少林罗汉门。洪门中人练拳先请手行左掌右拳之礼。明知不能公开,故改行僧人合什之手,称为罗汉合掌,或童子拜观音,在福建叫罗汉拳,在广东唤作佛拳或佛掌
。
实为双人对阵之手法,故多用掌。又有擒拿及跌法。在广东演衍出洪、刘、蔡、李、莫五家。在佛山又生出咏春拳的黐手,蔡李佛和洪家之盘桥。
也有说法认为清雍正年间,因火烧泉州南少林,“铁头和尚”避难于棠口际头村山峰寺,后将罗汉拳传与张宗标,张宗标学成后曾任清朝建宁府武术总教头,罕逢敌手。
自此,该拳种广为流传,该拳种一半带龙桩体,讲究一真二快三胆四力,千斤落地,落地千斤,拳守六面,拳打三中。
拳谱云:“逢桥则断,逢桥则透,逢空必补’,“有进无退,步步伤人”,讲究桥手和身法的灵活多变,及脚下绊、缠、扫、扣等运用。
其套路总称“七双”、“八法”、“三棱箭”,总计二十八花牌。
罗汉拳,一如洪拳,先是练习坐马桩架、运气发劲等基本功夫,然后单势练习,再而双人练习短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