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窥唐 > 第173章 无功而返

第173章 无功而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暖房里主仆三人猜测李君羡用意的同时,上官府西院,盘坐在炉火前的李君羡也在琢磨南崤道受阻的原因。

他这种老千层饼最习惯把事情想深几分,如果说京城有人想对他不利,南北崤道是最好的下手点。

北崤道车马通行不便,押送四百余车货物,想要去洛阳,最好的选择必然是南崤道,若是放他自己,也会先断了南崤道通路,迫使车马走北崤道,借助狭小地势,让车上的货物遗失殆尽,说不定顺手还能劫一把王妃,让他难以向阎立德、韦杜二族,甚至魏王交代。

可有一点想不通,盘陀山响马如此大张旗鼓劫掠官道,近邻各州岂会坐视不理?联合围剿已成必然,难道说那盘陀山响马猖狂到能阻碍南崤道十数日之久,或是说,盘陀山响马托大,没把各州兵力放在眼里,知晓各州端不了自家老巢?

对此,几位都伯都认为李君羡想多了,郝呈做游侠时,也听说过响马争夺山寨座次之事,只有将事情闹大,还能全身而退,方能于山寨之中有一席之地,这不仅是争夺座次的问题,更是山寨之主对自己地位的宣誓。

“明公别忧心了,既然陕州刺史已决定明日率兵围剿盘陀山,我等其于上官府中静候佳音便是。”王复生安慰道。

却见李君羡摇头道:“听闻邹凤炽腿伤之故,便是当年为盘陀山响马所截,如今已过数载,盘陀山依旧为祸四方,必有其立足之本,我之忧心,便是怕陕州刺史此番围剿会无功而返。”

闻言,郝呈颔首频频:“确是!凡是能立足长久的响马山寨,无一不是依托山势地利,甚至有时山寨周边村落百姓亦是山寨前哨,一旦官府发兵前去围剿,山寨提前得知消息,或可依托山形地势布兵防守,亦或是不能力敌时,凭借筹备多年的密道,保存有生力量。正是留作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此才得以盘踞山野多年。”

此言一出,不由激起了一众都卫的好奇心,央求郝呈讲述一些关于响马山寨之事,却见郝呈顺手揪住一都卫耳朵,没好气道:“如今我等已然身居五郎门客,若还心怀此等邪念,不如早早离去。”

“无妨!”李君羡摆手道,“若是这次陕州围剿无功而返,或许就该我等出马了。而且日后宣义坊都卫押送货物,走南闯北,多了解一些山寨规矩,知己知彼之余,也算是早做筹备。”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上次遣派人马南下岭南,无有地图,亏得郝呈早年游历四方,熟悉各州地形,才不至于捉襟见肘,这次出来前,李君羡特意在张士贵那里借了一张军事地图,从包裹中寻来,交于众人,一边聆听响马山寨轶事,一边琢磨盘陀山的地形。

丑时过后,西院灯火仍未熄灭,一众都卫正听得有趣,忽闻人扣门,开门一看,只见旖旎月光下,立了一身材修长,头戴软脚幞头,面似秋月,鬓若刀裁,一双大耳生得垂珠朝海,红润美观,微笑施礼间,脸上神采飞扬,隐隐有宝光流动,好似明珠宝玉,让郝呈不由心生钦仰之意。

只见他袍袖隆起,拱手道:“在下上官仪,早些受本州刺之邀,前去议事,为能亲自出城迎接诸位,不知五郎现在何处?”

还施一礼,郝呈回身看向屋内,左右扫视,却不知李君羡何时已然离去,忙回道:“我明公应是去夜巡了,秘书郎若有要事,且于此相候,待我前去寻觅。”

“有劳,有劳!”

挑灯出了西院,郝呈前去车马货物存放之地询问看守的都卫,一个个都说李君羡巡视叮嘱过后,便离去了。深知他心思细腻,可能去了东院巡视王妃守卫,郝呈又匆匆向暖房折去。

刚踏进东院石栏,便见不远处李君羡正躬身退出暖房,掩门之际,屋内传来王妃的叮嘱:“五郎可要谨记你我约定!”

默不作声,李君羡折出东院,见郝呈呆立石栏之侧,抬首望了一眼月空,问道:“可是秘书郎回府了?”

有心问他与王妃相约何事,话到嘴边,郝呈还是咽了回去,只回道:“确是!看秘书郎样子,好像有要事相商。”

这上官仪前半生也是够惨的,父亲上官弘乃前朝江都宫副监,大业十四年(公元618),死于江都之变,亏得其藏匿周全,才得以幸免,随后为求避祸,自行批剃为沙弥。贞观时,因文章出彩,为扬州大都督杨恭仁看重,举荐其参加科举考试,中榜进士,授为弘文馆直学士。

再结合其后来遭遇,上官仪这一生真可谓是灾祸频频,而且每每都是灭门之举,让人无不感慨其命运多舛。

其为人随和,只片刻,便与西院的一众都卫聊得起兴,还唤奴仆深夜备了些许酒菜,与众人对饮。见李君羡进了,忙施礼道:“上次有心拜会,五郎繁忙,未能相见,不想今日竟于寒舍相会,实乃缘分,招呼不周之处,还望海涵。”

“叨扰之处已有不便,还让秘书郎久侯,实乃君羡之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