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窥唐 > 第1章 送给李淳风的礼物

第1章 送给李淳风的礼物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贞观十二年(638)上元节悄然而过,长安富贵意犹未尽,一股凛冽朔风从北苑直灌朱雀大街,扑向云隐雾隐的终南山。缤纷飞雪一夜间又为长安城披上了一层戎装,各坊内多有寺观,浮图霜雪,如诗如画,引得一众富贵争相前去赏玩,好将上元节还未褪去的喜兴弄上枝头。

瑞雪丰年正是好兆头,朱雀临街各坊内孩童们嬉戏在十字街上,互相捧雪打闹,父母们难得清闲,邀上几方好友,围着滋滋作响的红泥小火炉,添几杯绿蚁新酒,话说年来年往,有人推测今年朝廷的部署;有人闲聊起年末时,松、丛二州地震的施救;还未归职的武官们春雪煮酒间,念起寒冬时节,翼国公秦叔宝又累病在榻,想着去探望一番。

最热闹的当属东、西两市,东市积集四方珍奇,为达官贵人所爱,西市多聚商贩,供给日常所需,又逢盛雪添锦色,游人自是络绎不绝。

西市临东有一坊唤作延寿坊,是个绝佳的商贸之地,几度财力较量后,最终成为一处凝聚珍宝之地,如今坊内汇聚天下善鬻金银玉珠者百余人,承蒙官吏相互推荐,可算是解了长安县富贵们远去东市之苦。

前朝大业年间,从闽越之地来了一位手艺精湛的玉匠,曾雕出一束绝美的牡丹而名声大噪,于是有富贵出资助其置业于坊内,建两层玉器铺,名唤牡丹阁,到如今已是长安县首屈一指的玉器铺。

今日雪色怡人,牡丹阁宾客盈门,上层雅间林立,乃商谈价格之地,下层中间三台柜铺摆满了琳琅满目、雕琢精良的金银玉器,几名俏丽侍女正在为心仪物饰的客人展示,言谈间,赞美之词不绝于口,一颦一笑人美如玉,显然是受过精心调教的。

铺内两侧墙壁挂着几幅由阎立本亲自绘制的牡丹阁成名之作,七八个青年才俊相约而来,正仰头细细品味。有人兴致涌上心头,摸出钱袋,置于盘中,要为画作题诗,陪同的侍女应声奉上笔墨,任由郎君挥毫洒意,再交于男仆当场装裱,挂在画作两侧。

一旁翘头案后正饮用香茶的绯袍中年看到这一幕,不禁暗自笑道:“一物两卖,卖的还如此雅致,唐人真是商业奇才!”

“客人见笑了!”一身着玄色袄子的佝偻老者步履蹒跚走近中年,强撑着身子对其长施一礼。

搀扶老者的俾子语气温和地介绍道:“这位便是我家主人,也是牡丹阁掌事,只因客人所定之物甚是怪异,家主心生好奇,想亲自会见郎君一面。”

闻言,中年还施一礼,与俾子携手将老者安坐于案前。老者面色蜡黄,双眼肿泡奇大,想来是常年于夜间用眼过度所致,不过却不妨碍他从中年衣冠窥知其来历。

只听他声色颤颤道:“老朽观郎君衫袍两臂有瑞马纹饰,想必任职左右武卫。至于左右武卫大小将领也都曾来我牡丹阁求过珍宝,老朽有幸一一认得,而左右武卫中,身形魁梧,俊朗非凡者,当属驻守太极宫玄武门、左武卫中郎将李君羡李五郎是也。不知老朽误认否?”

一猜二捧三奉承,生意做到这份上,也难怪能屹立于西市之侧,经久不衰,让人不得不由心佩服:“掌事慧眼,正是五郎无疑!”

一捋颌下翘起的山羊须,老者满是自得:“都说老朽年迈,撑不过寒冬,今日看来还能揪住几朝春秋,哈哈哈!”

说罢,眉头一紧,疑从心来,探手取过俾子盘中三寸见方的木匣,苍劲的手指拨开匣盖,里面静静躺着一块硕大、薄如蝉翼的玉叶。依客人所需,叶子四角卷曲向内,聚于一孔之上,形成四道极美的拱桥。老者雕工精妙,叶缘、叶脉皆是栩栩如生,只是客人挑选璞玉的品质不高,老者极力规避,仍旧依稀可见叶肉上有几处斑斑点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