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第72章 悲催的芒果台(一万七求票)

第72章 悲催的芒果台(一万七求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实,上央视这个事儿,齐磊自己是没什么能量的。

不过,可以找老秦。

不说是一句话的事儿,但是老秦那边的话还是有分量的,能帮上忙。

只不过,这事儿齐磊压根就没打算通过老秦。

原因很简单,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他和老秦有着共同的愿景,那就不叫麻烦,而叫共事。

倒也因为骗晓儿父妈回国,麻烦过一次老秦,但也只能算是鸡毛蒜皮的举手之劳。

生意上的事儿,齐磊不打算借老秦太多的力。

这是原则问题,用习惯了,性质就变了。

所以,这事儿还真的就只能借北广的关系去想办法。

当然,北广肯定还是得看董大校长的。

只不过,董北国很盼望王胖子拍的不好。

也不是不好,就是很俗很低级,上不了央视台面的那种。

在董北国印象里,那个王胖子还是很擅长拍不好的。

“看看成片,看看成片再说嘛!”

打心眼儿里,老董是不希望节目上央视的。

其实也上不去,你费那个劲干什么?

……

对此,齐磊倒也没遮遮掩掩的不让看。

而且,他也很理解董大校长的想法。

要说王胖子、张国戎、梅姐想上央视的台面,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对于三石这个制片公司来说,也有点重要。

主要是意义不同。

做为港岛文艺工作者能登上央视屏幕,而且不是春晚那种露一个脸就没影儿的长期综艺节目,对未来在内地的发展是有莫大好处的。

所以,从他们的角度来说,上央视比赚钱重要。

而对北广来说,却真的没啥吸引力。

不客气地讲,央妈从台长到实习记者,不说一半儿都和北广有点关系,也差不多了吧?

学校的导师教授,有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央视兼着职呢。

央视的主持人,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在北广挂教职,就是特邀教授。

突发事件媒体应对研究中心,也是和央视合作办的。

这样紧密的关系,真不需要一个自制的综艺节目来出个彩儿什么的。

所以,老董还是想给学校挣点钱。

再说,也进不去央视。不是节目好坏的问题,这里面复杂着呢!

况且,进去了又能怎么样?艺人落下好处了,可是对北广,对齐磊,对三石真的就是好事儿吗?

不见得。

齐磊是不需要央视的舞台来拔高身价的,北广也不需要。

而且,一家刚刚成立制作公司,第一个产品就赔本赚吆喝?这不合适,也不符合商业逻辑。

老话讲,做生意,第一笔买卖不管怎么说也得挣钱,否则后面越做越难。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不过,这些话董北国早就和齐磊说过,只是齐磊没当回事儿。

许是人家生意做的太成功了,所以太自信呗!

贼不走空,这回真有点奔着空去的意思了。

“看看成片,你别拍出来的东西压根儿就不符合央视的格调,那咱使人情也没用!”

齐磊一听,“那就看呗!”

于是,董北国,还有北广的几个副校长、廖凡义等人在电视楼,成了《向往的生活》的第一批审片观众。

整整一个下午,众人把三期,近4个小时的节目看完。

然后,董北国这眉头就化不开了。

这到底能不能进央视呢?

是的,做为一所传媒大学的校长,董北国也算阅片无数了吧?

可是这次,没法下判断了。

其他几个校长其实也是同样的迷茫。

简单来说就是,节目效果很不错,很娱乐化,很通俗。

可是,正因为太娱乐化,太通俗了,与董北国之前的判断一样,王胖子果然没让他失望,这要的节目很难登上央视这个严肃媒体。

可问题来了,最过分的就是,在这份纯娱乐化、纯玩梗活跃气氛的情况下,节目还很特么的主旋律。

董北国、廖凡义即便带着有色眼镜儿,带着批判审视的刻板印象去看,最后也会不知不觉地被他们带沟里去了。

尤其是他们空手套白狼那段儿,在地方台播出没什么问题,可是如果上央视,就必须得上纲上线的去考虑了。

用严肃媒体的思维就是:没粮食,生活困难,那就通过劳动去改善生活,而不是通过欺骗,玩梗来不劳而获。

可是,最后谁也没想到,节目组的效果处理是那样的,由一个不恰当的情节,恰恰是引出主旋律主题的关键。

使得后面的节目走向完全合理化,也根红苗正的。

这种将严肃问题娱乐化、大众化、亲民化的处理方式,在二十年后也许少见多怪了,官媒都卖萌呢!

可是在这个年代,绝对是超前的,让人耳目一新的。

“见了鬼了!”

最惊讶的还是廖凡义,他从齐磊开始有做节目的想法就旁观到现在,认为这个节目最大的难题就是主旋律和大众审美的不匹配。

实在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统一到一起的呢?

“王导居然还有这水平?”

齐磊在旁边回答,“他当然差点意思,雏鹰班的功劳!”

廖凡义登时一滞,“雏鹰班?”这个答案又让他有点惊喜。

而齐磊也是自得的笑了,这才是雏鹰班该有的样子啊!

至于董北国那边…很纠结。

他发现,如果抛开娱乐化的问题,这节目也许可以在央视播。

此时看着齐磊,“你真想上央视?”

齐磊想了想,“最好是上央视,普及面比较广,影响比较广,挣的也比较多嘛!”

“挣……”

董大校长有点没反应过来,“上央视还能挣着钱呢?咋挣?”

就见齐磊翻了白眼,“董校,商业模式又不止买卖一种。”

董北国还是没懂,只闻齐磊继续道,“央视的购片预算是卡的挺死,3000万的初步预算,他们是绝对接受不了的,更别说加价购买了。”

“不过……”干脆贴到董北国耳边,嘀咕了一阵。

其实是阐述了一种另类的商业模式。

听的董大校长眼珠子都突出来了,“你早说啊~!”

这会做买卖的和不会做买卖的,就是不一样哈!

听了齐磊阐述的这种可能,董北国也算是彻底明白了,难怪他敢放那么大的投资。

由衷赞许,“贼不走空,名不虚传啊!那我就帮你联系联系。”

得,一听原来有钱赚,董北国叛变了,马上换到了齐磊这个阵营,看得几个副校长脑袋仁直疼。

有个姓郑的副校长摇了摇头,“难……”

郑副校与央视那边接触比较多,北广所有与央视合作的项目,以及技术交流都是他负责。

所以,他对央视那边的情况还比较了解的。

“有三个原因。”

“第一,别说是咱北广占少数股的一个私营制作,那边即便是国字头的制片厂也卡的很严的,过一点谁都不行。”

“第二,电影、电视剧尚且如此,更不要说综艺了。”

“央视所有的综艺,都是自制节目。”

“而且……”郑校长推了推眼镜,看向齐磊:“你可别觉得,芒果台有《快乐大本营》就多了不起了。”

“在国内,论做综艺节目的水平和能力,最有实力的,其实还是央视!”

这是实话,别看《快乐大本营》一直霸占国内综艺节目收视榜的第一,可是,那是因为快乐大本营那种访谈加游戏形式的综艺,央视不能做而已。

严肃媒体嘛,国家电视台条条框框比较多。

可是,除了快乐大本营,你再看?如果这个年代有综艺节目的收视榜单的话,你就会发现,往下数,一排都是央视的节目。

人家才是做综艺做的最好的媒体。

什么《幸运52》《开心词典》《正大综艺》《实话实说》《艺术人生》《挑战主持人》等等等等。

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王牌节目,收视率都是榜上有名的。

而且,从制作细节、节目流程,再到节目的整体性、主持人的素质,地方卫视是根本比不了的,甚至快乐大本营也比不了。

更关键的是,央妈就是央妈,制作班底太强大了。

随便一个栏目的主持人,都是大红大紫。随便一个幕后编导,在这个年代就是国内顶尖的。

你就说:

《幸运52》的李永....

《开心词典的》的王小丫....

《正大综艺》的杨蓝、赵中祥.....

《艺术人生》的朱君....

《挑战主持人》的马冬。

哪个不是王炸?

每一档节目都有一个,甚至几个压轴的金牌主持,人家就不缺名人效应。

所以,张国戎和梅姐的组合,在芒果台眼里是块宝,可是在央视眼里也就那么回事儿。

两个香港的明星,真不一定有自己台里的主持人有号召力。

自己的节目也足够用了,为什么引进你的节目?

“第三!”郑副校长抛出第三个理由,“央视不像地方台,调整一下节目表很容易,那里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向往的生活》要是进去,那就得挤下来一个。挤谁下来?谁愿意下来?你又能动得了谁?”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再说了……”

郑副校沉吟着,终还是摇头,“我觉得,央视也不好开这个口子。”

“dú • lì制作的节目要是从《向往的生活》开始进了央视,那央视自制节目那边,很多人都会人心惶惶的。”

“说白了,你想在人家那播,什么价钱先不说,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播呢,牵扯的环节太多了。”

“北广的面子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大,顶多就是推荐一下,牵线搭桥。”

“能对人家的决策造成多大影响,真不好说。”

郑副校长的话还是很忠恳的,并没有像董大校长那样一心只看钱。

但是,从各方面分析来看,不太可能引进你的节目。

其实这些,齐磊也都知道,也明白这事儿有难度。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十六岁的愣头青了,深知不是你好就能卖得出去。央视那么大的一个电视台,各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不过,齐磊仔细的分析了一下,他总觉得有希望。

因为想起一个人来,一个在他和小撒主持一起上《今日说法》之后,敏锐的去查收视率的那个人。

终道:“试试看吧,能送进去最好。送不进去,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郑副校长一听,苦笑摇头,该说的他都说了,可是年轻人还是太气胜了。

做着最后的努力,“踏踏实实找一个地方卫视播了就行了,效果也不一定比央视差,何必呢?”

却一直没说话的廖凡义开口了,“我支持齐磊,最好送进央视!”

“嗯!?”

众人愣住了,看向廖凡义。

都没想到,利害关系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他居然还支持齐磊撞这个南墙。

齐磊也有点意外,没想到廖凡义这么坚决。

事后和廖凡义聊起这件事,才知道,廖凡义也觉得,这事儿没有郑副校长说的那么悲观,央视有可能接手《向往的生活》。

至于原因……

董北国问起时,齐磊给了董大校长一个名字:邹成斌。

而廖凡义则是给董北国讲了一段洞察模型时发生的推演案例。

董北国听完之后,琢磨了半天,“所以,你们认为邹台长会注意到洞察模型的那块前黑板?”

廖凡义,“他没理由注意不到,他是看到洞察模型全部报告的。别人可能会装傻保持现状,但是我认为,邹台不会!他一定会重点注意到前黑板被四个实验班搞休眠这件事。”

只见董北国摸了把鼻子,“那什么…【休眠效果】是吧?”

抬头,“啥意思?讲讲。”

好吧,对于老董这个理工男来说,当传媒大学的校长简直就是重新学一遍传播学。

早前,董大校长还有点不好意思,还遮遮掩掩,现在也习惯了,不懂就问呗!谁也不是超人,啥都明白。

于是,廖凡义又给董北国科普了一遍【休眠效果】。

什么权威媒体,在长时间处于高位权威性的时候,会突然被公众所忽视,甚至抵触。从而失去权威性、信息传递的效率等等。

洞察模型里的前黑板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最后,廖凡义总结道:“邹台长是绝对不想看到,【休眠效果】出现在他的电视台的。而引进《向往的生活》,其实就是避免休眠效果的最好治疗手段”

董北国皱眉,“你怎么确定的?”

邹成斌那个人,董北国还是了解一些的,城府很深,轻易不会暴露自己的想法。

而且,就像郑副校长说的,央视也要考虑大局的问题,《向往的生活》进央视牵扯太多,阻力很大,邹成斌必然要考虑这些因素。

也就是说,即便他有想法,也很有可能因为大局的关系,而放弃引进。

“就因为他看到洞察模型的报告?”

这时,齐磊解释道,“不仅仅是因为看过报告。还有一个原因。”

“什么?”

齐磊:“上次我参加《今日说法》,他第一时间查的是收视率,事后还和小撒谈过话。然后……”

“然后,小撒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这个时空的撒主持,可以说是提前解锁逗比属性,开博客、改变主持风格,越来越走轻松亲民的路线。

之前,齐磊还以为是他和自己上了一期节目就打通任督二脉了。可是后来和撒主持熟了之后,两人私底下聊天才知道,齐磊对他有一点影响,但有限。

没有台长的授意,在这个年代,他也跳不起来。

也是从小撒那,齐磊得知了一些信息。

“是邹成斌让小撒可以适当的放开一点。”

董北国明白了,沉吟着:“央视的台长去关心收视率,还让年轻主持人放开一点…有点意思了。”

国字头的电视台,中国电视媒体的龙头老大,在现场直播的情况下,突发状况完全脱离台本,最关心的绝对不可能是收视率,那东西对央视来说就是浮云。

他应该关心的是公众影响、舆情的偏离,以及来自上层的追责。

可是…他关心的是收视率!

那收视率又代表什么?绝不是收益。

在央视,或者邹台长眼里,那代表的是普通民众的接受程度,以及喜好。

再加上小撒,说明邹成斌确实在尝试。

“那这个事儿,可以操作一下!”

这边,廖凡义一看董校长松口了,建议道,“要不您打个电话和邹台沟通一下?兴许这事儿就成了。”

结果,此言一出,董北国和齐磊齐齐地白了廖凡义一眼。

董北国更是揶揄,“你啊,踏踏实实做学问吧!场面上的事儿,还得历练。”

齐磊,“廖老师还是太年轻了嘛,可以理解。”

说的廖凡义脸都绿了,你才十九,咱俩谁年轻?打什么哑谜呢?

只闻董北国解释道,“这电话打过去,那这事儿就黄了!”

廖凡义:“????”

董北国,“你别掺合了!”

有点得意,“讲传播学你是大拿,这种事儿,你不懂。”

廖凡义:“????”

被董大校长装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