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下放的知青83
范春华一想也是:“哎,他爸妈都干什么的,不会嫌弃你吧?”
萧圆翻了个白眼:“嫌弃我什么,我们都在乡下待着,我成分好不好又碍不着他们!”
范春华瞪眼:“说的什么话,你们打算一辈子不回城了?”
萧圆不以为然:“我要回城,就光明正大的考回去!”
范春华撇嘴:“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恢复呢,就成天挂嘴边上!”
邓慧慧跟着叹气:“要是明年恢复就好了!”
萧圆无语:“要是明年恢复,你们能考的上?你们连高中课本都没凑齐,就这还巴巴盼着明年恢复高考?!”
“人曹雪茹都比你们积极,人家可是将高中课本都凑齐了!”
范春华跟毛慧慧两个被萧圆说的灰头土脸,“等翻过年,我就去县里寻摸!”
“我回家就去把我的高中课本找出来!”
赶在大雪封路之前,邓慧慧坐上了回家的火车,临走前,萧圆再三叮嘱她小心,让她千万提防慈眉善目的中老年妇女,陌生人的东西更是碰都不要碰.......反正啰里啰嗦说了一大堆,范春华听了还泛酸呢。
等冬天的第一场大雪落下,整个村子都闲了下来,除了学校还有村干部们,学校还有半个月才放假,村干部们还在算账!
萧圆一下课就赶忙跑到办公室里烤火:“要我说,咱们放假就该按下雪的日子算,下雪就放假,不下雪就接着上!”
于老师无语:“又胡说了!”说着给萧圆塞了一块巧克力,“这玩意吃着暖和!”
萧圆没客气:“我说真的,下雪天上课效果很差的,学生都冻得直哆嗦,根本学不进去!”
于老师不以为然:“想学知识,不吃点苦头能行?”
“哎,跟你说个事,明年开始,隔壁村孩子就到我们村上学了!”
萧圆眼睛一亮:“什么时候的事?”
于老师跟她挤眼:“小点声,这事还没放出风声,不过应该快了!”
萧圆忙打听:“是隔壁村所有人还是?”
于老师无语:“当然是所有人了!”
“难不成还要一部分,一部分不要啊?”
萧圆皱眉:“支书答应了?”
于老师撇嘴:“上面定下来的事,哪里有他讨价还价的余地!”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大人的事,总不好牵累到孩子身上,再说那么小的孩子,要是现在不好好教,以后就废了!”
萧圆叹气:“只要家里长辈不挑拨,小孩子还是能掰的过来的!”
于老师点头:“上面就是不想让孩子们受老一辈影响,搞的冤冤相报!”
萧圆点头:“这倒是!”
“既然让他们过来上学,上面是不是得拨款?老师是不是也要扩招?”
“这次怎么着也该轮到知青了吧?”
于老师笑着点头:“放心,这次肯定有知青的份!”说着瞄了眼门口,压着嗓门说道,“回去就让他们准备,择优录取!”
那边村领导几个人也在说这事,“上面打算给多少钱?”
“学费怎么算?总不能让我们村白教吧!”
“这老师怎么找?村里几个高中学历都在学校了,这次是只要初中学历就行吗,我侄子刚好初中毕业,你看?”
支书赶紧摆手:“我什么都不知道!”
曹会计跟吴队长对视一眼:“怎么,你还怕那帮小孩使坏?应该不至于吧,还都是孩子呢!”
吴队长劝道:“只要那帮老太太不傻到家,就不会撺掇孩子使坏!”
支书一肚子牢骚:“我都怕了上面了,今儿一出明儿一出的,隔壁村都被他们折腾成什么样了,如今又要把孩子塞到我们村,这不是害人吗!”
吴队长叹气:“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办!”
“反正你大儿媳妇一直在家,应该不用担心有人偷溜进你家下药!”
支书咳了咳:“我不是怕这个!”
“主要是那帮孩子野惯了,怕一时改不过来,还把我们村孩子拐带坏了!”
曹会计打哈哈:“回头跟秦校长说一声~”
“老师的事到底怎么说,咱是不是先立个章程出来?”
支书摇头:“等上面消息吧!”
萧圆没有藏私,回去就把学校即将扩张的事的说了,让他们早点准备,曹雪茹听说后,激动的脸都红了:“我说什么来着,我说什么来着,学她没错吧,你看现在?”
徐文静咂舌:“还真让你碰上了!”
曹雪茹得意的不行:“什么碰上,我这叫深谋远虑!”说着还白了她一眼,“早让你复习,你懒的看,现在好了吧!”
徐文静苦着脸:“我也想看,可我就是看不进去!”说着一脸疑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一摸着书就犯困!”
曹雪茹翻白眼:“你就是懒!”
“不跟你聊了,我得复习了!”说完就捧起书来看。
萧圆看林少言半点没有复习的意思,纳闷:“你不打算考?”
林少言不忙不慌:“这事不急!”
“新校舍还没着落,等打地基的时候准备都来得及,再说还不一定能成呢!”
萧圆:“这事是上面定下来的,支书说了可不算!”
林少言依旧淡定:“就那点内容,翻两下就行了,用不着复习!”
萧圆撇嘴:“小心牛皮吹破了!”
林少言从抽屉掏出本子:“你看看还有什么改的?”
萧圆好奇的凑过去:“什么东西?”
林少言有些害羞:“这是我们的家,你看看喜欢不?”
萧圆打开本子,就见一座简易农家院映入眼帘:“这是你设计的?”
“你还有这本事?”
“你到底会多少东西啊,又会做饭,还会设计宅子,你跟我说说,你还有不会的东西吗?”萧圆盯着农家院看,“设计的还挺齐全,连猪圈鸡圈都有!”
“咱就住几年,这个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林少言坐了过来:“我不想你受委屈!”
萧圆心里受用,不过还是理智占了上风:“真的没必要,拢共就待几年,凑活就过去了!”
林少言还是摇头:“人生有几个几年,我们为什么要凑活?再说等我们回城了,再把房子卖了就是了,浪费不了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