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敌退我不进
他们的操作,让胡孝民看得目瞪口呆,他们把敌进我退,执行得很彻底。可就没想到,还有句“敌退我进”么?
胡孝民觉得很遗憾,早知道第三战区的部队根本不抵抗,自己也应该参与这次行动啊。把国民党江苏省政府赶走、击溃第三战区的部队,这也是不少的功绩呢。
苏浙皖要是没有**领导的新四军,胡孝民相信,不用多久,第三战区的部队就会被赶出沦陷区,所谓的省政府,根本不可能建立。
可就算如此,江苏省政府也无法在江苏立足了。
省政府奉国民政府令,只得迁往安徽阜阳西北的太和县办公,因为仓促迁移,经过几个月时间,省政府机关人员才陆续抵达。由于住房问题,一段时间省政府机关曾移到临泉县境内办公。
为便于秉承国民政府的政令,省政府在重庆设了办事处。当听到这个消息时,胡孝民简直不敢相信。
而更令他震惊的是,为加强与第三战区的联系,在江西铅山第三战区司令部驻地设了办事处。
江苏省政府自此之后,主要联系苏北各县,从溧阳迁到安徽绩溪的江南行署则负责联系苏南各县。此时的江苏省的行政系统,已陷于四分五裂。
令胡孝民欣慰的是,他将第三战区不战而逃的情报,向组织报告后。苏南新四军第十六旅,既在新沦陷区开展抗日斗争,收复失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作战和宣传,不仅恢复了溧水、溧阳根据地,而且开辟了高淳、郎溪、广德等县的一些新区。不久相继建立了**郎溪、广德、高淳三个县的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
国民党不断溃逃,丢掉到手的地盘。而新四军不断发展壮大根据地,这一进一退,双方的差距就越来越小。
胡孝民感觉,我军的实力每天都在壮大。而渝方军队,甚至包括日伪,实力都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