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舍才有得
用这种大口径*炮,实在是有些高射炮打蚊子,根本就纯属浪费。再说八路活动的山区,这种大口径*炮,对于日军来说机动也一样是费事的。牵引车是好,可是那得有公路才能使用。
几十年心血培养出来的重挽马也是好,但也得有路才能走。*炮不是山炮,必要的时候可以拆卸成几大块扛着走。在山区里面,可不是到处都有路的。所以日军对八路作战,一般都是山炮、迫击炮和步兵炮为主,就连野炮都很少出动,
今天是自己动了很大的脑筋,才搞来的这么一门炮和四十多发炮弹。下一次在缴获的时候,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没有地方缴获,也就等于没有炮弹的补充来源,这门炮也就基本上成了一个沉重的摆设,这还没有算炮兵的问题。
周同的炮连,炮手的确是超额配置的。可问题是那些炮兵,都是用山炮培养出来的。土也八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装备这种大口径*炮。眼下周同的部下,只能用山炮射击的办法,来操纵这门一零五*炮。
多亏参与的是火力覆盖,要是指望着这门*炮打出高精度的单炮射击,那是想都不要想。看看那帮家伙,操纵这门*炮时候手脚不分,装药的时候都没有一个准数。刚拽回来的时候,连怎么击发都没有搞明白。
最大射程多少不知道,整体的弹道性能不知道。多少射程,该安装多少*,就连周同都搞不明白。这门日军最新式的一百毫米口径的*炮,从来都没有向中国出口过。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后,中国军队第一次接触,就是在战场挨炮轰。
周同之所以对这种炮,并不算是陌生。因为他在忻口战役期间,就与装备了这种火炮的日军第五师团坐过战。但所谓的不陌生,也就是挨过这种炮的轰。知道这种炮的最大射程,以及基本上的弹道,其他的也是一无所知。
他这个炮兵老手,都对这种日军火炮了解有限,更何况其他的那些土八路?怎么样调整射界,都琢磨了足足半个小时才搞清楚。要不是*炮与山炮,都属于*炮性质,弹道的特征都基本差不多。
李子元估计就自己手底下这帮炮兵,恐怕到撤退都搞不明白这门炮怎么使用。也就是说,这门炮即便是抢了回来,基本上只能当做旁观者,在临撤退的时候炸掉了事。要不是周同搞出的那套战术,这门炮即便参战了也发挥不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