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失落
另外一个全团展开的生产自救,借着夏天那场透雨也终于取得了大丰收。收获的大量白菜、南瓜、萝卜、花生,还有为了抗旱抢种,生长期短和耐旱的糜子堆积的都无处可放。至少今冬,部队不用在依靠地方供应粮食和蔬菜了。
尤其是李子元点名种的花生,收获的数量甚至堆积如山。部队养殖的山羊,也已经繁殖到了几百头。鸡鸭虽然在日伪军扫荡的时候,损失了一些,可眼下也算是满山。唯一不足的是李子元自己的那块地,三四亩的地就打了不到五百斤的花生。
是全团所有干部和战士,分配的生产任务之中产量最少的一个。而且收获的花生,很多都是瘪的。这个结果,让李子元很是有些尴尬。就连接手马永成那块地的钱朋,收获的产量都比他多的多。
团部驻地的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乡,看到李子元的收获,只能摇头感叹李子元浪费了一块好地,还有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农家肥。好在李子元现在对于别人嘲笑自己打仗行,种地不行已经是很习惯了。收获少一点就少一点吧,总比一点都没有好的多。
除了农业取得了一定的丰收,部队扩编的情况也相当不错。李子元部队扩编成甲种团的时候,正好军区两个团由乙种团缩编为丙种团。编制从原有的一千二百人,压缩到了六个连共九百人。
兼任军区司令员的参谋长,将压缩下来的干部和战士,除了大部分补充到地方武装,所属各个dú • lì营之外。还调拨了两个全建制连二百人,给李子元所部补充兵力。当然,这两个连都是徒手开过来的。
也许是军区这个决定,分区早就已经知道。所以军分区答应的新兵,到位的时候还是原来的数量,一个都没有增加。不过,这对于李子元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两个由老兵组成的连,可比再多的新兵都好的多。
后面分区没有答应增加新兵数量,接收了军区调拨过来老兵的李子元倒是无所谓。但军区调拨过来的老兵,却是赤手空拳过来的,让李子元就很无语了。这枪不是应该跟着人调吗?怎么到了自己这里人调来了,枪却都留下来了。
两个全建制连,就算不算轻机枪和*,这也得二百条步枪才能满足最基本的需要。自己手中倒是有点存货,可问题是没有这么过河拆桥的吧。哪有这么干的,这不成了打人专门打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