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 第二百四十五章 何三亮的战术布置

第二百四十五章 何三亮的战术布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临沂一战日军的地空火力,给他的印象太深了。部队集中在这么一个不大的村子内,就算一个加强连的兵力,但整个回旋空间也都太小了。日军如果集中大量的炮火,搞不好未战就会伤亡过半。

当年临沂一战,他所在的第三军团虽说只有一个四十军,军下面只有一个两旅建制的三十九师外加一个补充团,一万三千多人马。但六百多挺轻重机枪,四门山炮外加几十门迫击炮,以及二百多掷弹筒的装备,在杂牌军中也堪称精良。

西北军一向以练兵著称,三军团当年虽是西北军中的杂牌,但是所辖兵力大多为百战老兵。各级军官也都是多年行伍出身,基本上都是中原大战幸存下来的精锐,战斗力在杂牌军之中也算的上强悍。

但临沂一战打的虽是惊天动地,他所在的三军团几乎一战就拼光。大部分的伤亡,都是日军炮火造成的。这些房子虽说可以提供一定的防护,但却扛不住日军炮火的打击。一枚炮弹下去,一个班连同房子就基本上报销。

这些房子不是不可以用,但是在没有进入巷战,让日军炮火有所顾忌之前,是绝对不能用的。村中道路狭窄,除了东西的那条土路之外,其余的地方日军炮兵无法跟随步兵突入。只要切断日军步炮之间的联系,这些房子才可以利用。

在部署防御兵力的时候,何三亮甚至不顾李子元的反对,将刘连明的直属排控制在手中,当成了总预备队使用。同时督促贺会章的火力排,给他的那挺仅有的重机枪,至少修建五个预备阵地。

何三亮的想法是在防御的时候,无论日军以那个方向为主攻方向或是采取几面对攻战术,都采取一面顽强阻击,一面将日军放进村中,利用巷战尽可能的杀伤日军的办法。不与日军拼火力,更不能死打硬拼。

而是充分利用自己部队,各自为战能力强的优势,依托村中狭小的街道,将日军兵力分散开来打。对于何三亮的这种做法,几乎所有的干部都提出了反对,只有李子元坚决支持他。

这就是李子元的最大优点,我没有打过这种硬碰硬的正面阵地战,尤其是面对绝对优势火力之敌的村落防守作战。但是你懂,我就跟你学。你提出的建议只要合理,我也会采纳。也正是李子元的坚决支持之下,何三亮的计划才得以顺利的推行下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