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梦回大明春 > 138【私田与佃户】

138【私田与佃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渊这十亩赐田在北京东郊,紧挨着坝河,灌溉还是很方便的。以前属于刘瑾私占的民田,刘瑾倒台之后被充公,可惜被夺田的农民依旧是佃户。

这些佃户已经属于贱籍,现在依附于王渊,拥有一定的人身权利,严格来讲属于半奴仆状态。

王渊可不会傻到跟封建制度抗争,他只问:“你们以前交租几何?可需应赋役?”

一个中年汉子说:“回大老爷的话,一亩地缴麦八斗、缴粟七斗,不需要再应赋役。”

明代北方之田,春麦秋粟,平均亩产一石有余,合起来就是年产两石。虽然这些良田的亩产远高于平均数,但刘瑾和官府之前收的田租也高,几乎已经是总产量的七成。

眼前这个三口之家,老幼皆已亡故,只剩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十多岁的少女。

他们每年辛勤耕种十亩地,只能留下小麦四石、粟米四石,也即九百多斤粮食要吃供三人吃一年,平均每人每天的口粮不足一斤。而且,这些粮食还需拿出一部分,用来换取油盐等物,能保证不被饿死就算难得了。

这妇人和少女,平时必定还要纺布补贴家用,否则绝对不可能活到现在。

王渊当即说道:“我也是贫寒出身,从小只能在山里吃高粱,连油盐也见不得几分。从今往后,每亩麦租五斗、粟租五斗,你等要好生照看田地!”

三人愣了愣,随即大喜,跪下来疯狂给王渊磕头。

王渊告诫道:“不可宣扬出去,旁人问起,就说田租照旧。”

“谢大老爷恩典,小民保证不乱说。”这个叫张方的佃农再次磕头。

朱元璋那会儿规定,五品京官可免粮十四石,这十亩地到了王渊手里根本不用交税。

都说明朝官员俸禄很低,其实中下层官吏,即便不计算税收减免,俸禄也是比汉朝中下层官员远远更高的。

那究竟低在何处?

低在官俸折钞、以钞折米、以布折钞、以银折布。就是官员的实际俸禄,用大明宝钞的官价计算,又用宝钞折成米粮和布匹,再按米粮和布匹来折算成银子。

宝钞一变成废纸,真的要把官员给饿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