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刘明廷的门下走狗
翌日一早,刘毅就带着他的三个亲卫去县衙准备面试的工作,这三个亲卫是奕乡乡勇队里面比较出挑的,都姓彭,是三兄弟,老大彭木,老二彭林,老三彭森。
他们三个在训练期间皆是练出了真气,刘毅看他们忠厚老实,天赋又不错,就挑选出来打算好好培养。
说起来这三人,刘毅感觉着他们说不定是什么将门之后,毕竟不是什么人能练大路货破军诀都能练出真气的,起码这天赋要比刘毅自己强。而且他们三居然都练成了,刘毅难免会心生疑惑。
然而一番询问之后,他们只说是从外地迁来的,经历战乱之后祖上已经不可考,刘毅只能惋惜一番将此事作罢。
之后的一连十数日他都在忙着招聘属吏事宜,而这番动作在平寿县乃至附加的几个县都是有点小轰动的。
时人想要任职,若是有背景有名声的,走举孝廉这个路子,实力名声一般的都是靠朋友推荐,或者是等官员自己去寻,像他这样直接张榜招的倒是很少。
当然了,刘毅可不敢学曹操那样弄招贤令,要是真这么搞,他就要直接被那些大儒给喷死了。
刘毅以前在论坛上为老曹的招贤令是否正确还和别人撕过,他的立场是反对派,他还记得曹操三道招贤令里面的一些措辞。
“今天下得无盗嫂受金,未遇无知者乎?”,“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前两道诏令,直言只有要本事,做坏事的也要,第三道诏令更是直白,“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真有能治国用兵,品质败坏都行。
也就是老曹当时已经是实力派大诸侯,不用担心那些名士的嘴炮,或者说他名声已经不怎么样,破罐子破摔无所谓了。
但是本来“德”字排第一的招贤令,从曹操同志起,一下子就变成了“无德之人”的遮羞布。从此后,历朝历代那些想称王称帝的人们,想要用烂人,都不用再考虑什么名不正言不顺,拿曹操同志举例子就行了。
因为老曹这种不符合当前的普世价值观,所以刘毅搞的这个招吏榜还是把德行要求放在了前面,其次方是能力,还加了一些细节要求。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来应聘,甚至还有外县赶来的。
经过一番考试之后——没错确实是考试,不过是面试,他以自己理念结合实际情况,搞了面试,经过几轮挑选后,他终于把门下属吏给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