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
日本共产党员伊田助男
1933年3月30日
伊田助男事件发生后,东条英机指令军事调查部和日本特务机关,在鳌刚旅团进行大搜捕。不久,这个部队被调往延吉,全部解散,官兵被送到各地“矫正思想”。愚蠢的敌人哪里会知道,觉醒了的日本人民和士兵的反战情绪像江海的怒涛一样不可遏止。类似的事件以后仍不断发生。如驻在宁安的日军有七八人秘密逃向唐头沟,想通过中国农民转投抗日联军。结果因无向导,走迷了路,没有办法,又转回宁安,被日本宪兵枪杀。驻在牡丹江以北的日本守备队,有10几名士兵拿着游击队散发的日文宣传品逃进森林,寻找抗日队伍,决心不给日本法西斯卖命,不幸在密林中没有找到抗联,被守备队当局发现,派兵追捕。他们无法出去,宁肯在林子里吊死、饿死,也决不拿枪打中国人。
面对侵华士兵和日本人民的强烈反战活动,东条英机进行了惨酷的镇压。仅据1934年不完整的统计,日本军事调查部和特务机关以“叛国”和“危害国家安全”等罪名,先后逮捕和枪杀的日本士兵和进步人士就达数万人。东条英机从而获得了“剃刀将军”的绰号。
日本军国主义头目们对东条的毒辣手段极为欣赏。当时的军务局长永田中将夸奖他说:“东条是将来肩负日本陆军的人物。”日本财团也对这个野心勃勃的扩张主义分子寄予极大关注。从此,东条沿着把日本拖入灾难的侵略扩张道路飞黄腾达,步步提升。
第一部分武士世家第5节腥风血雨(1)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把东北建成侵华和反苏的战略基地,身为东北宪兵司令、伪满警务部长和日本关东军参谋长的东条英机,妄图使用军、警、宪、特力量,一举扑灭东北的抗日联军和人民游击队。但是,摆在他面前的却是极为棘手的任务。
1937年3月1日,东条英机继板垣征四郎之后,由宪兵司令官晋升为关东军参谋长。他在就任致词中说:
“现在,我受天皇之命担任参谋长之要职,作为在国内外有崇高威望的前参谋长之后任进行工作,我甚感惶恐。尤其当此国内外多事之秋,考虑关东军的任务以及围绕满洲国周围之情势,越发痛感责任之重大。今后要很好地体察司令官阁下之意图,依靠各方面的协力,一道完成任务。”
东条英机所谓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剿灭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抗日武装,迅速恢复“治安”,建立“满蒙新秩序”,竭力掠夺东北物资和榨取奴役中国人民,以便把东北建成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侵略扩张的牢固战略基地。为此,他在天皇面前曾夸下海口,要“竭尽最善的努力,以期收到成效,鞭策驽马,竭诚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