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冯铨
“你们国土小,我们国土大,若你们不想称臣,来此何干?”
左懋第怒视着冯铨,“想你也是万历年间的进士,饱食大明俸禄,今天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如今我大明国土虽小,但也是汉人正朔,你们北方蛮族为何不敬?且你们太祖皇帝,当年也不过就是我大明朝的一名臣子,君臣关系早有定论,难道你全然不知。”
“左大人!”冯铨叹道:“你说的都是老黄历了,俗话说时移世易,今时不同往日了,怎么能老调重弹呢。刘邦以前还是秦始皇手下的一介草民呢,后来不也当了皇帝吗?你就不要死教条了,你国不行了,症应该住在这四夷馆。”
陈洪范突然拱手说:“冯大人,我看你还是给我们换个地方吧。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咱们这次来可是非常有诚意的,总要见摄政王一面才是,何必在这点小事儿上面多做计较呢。大清朝不会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几个吧?”
“那么以这位大人的意思,究竟想住在哪里才好呢?”
陈洪范说道:“按照章程,应该住在鸿胪寺,朝廷设鸿胪寺主外宾之事,原本就是这个用途,现在我国来了使团,不住鸿胪寺,却安排在别的地方,岂不是显得你们大清朝太小家子气了吗?”
“鸿胪寺招待外宾乃是你们明朝人的惯例,不是我们大清朝的规矩。天下之大大清唯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管你们还是蒙古或者朝鲜,只要是四海之内的国家,我们认为全都是大清朝的属国,所以鸿胪寺以后没必要存在了,四夷馆是唯一的所在,如果你们不住这里,我们也没办法。”
左懋第冷笑道:“江南尚大,钱粮丰厚,人才济济,兵马甚多,不可小觑,你等千万不要后悔。”
“我倒想知道江南有什么人才,若是有人才,何苦先帝被闯贼所害,何苦大明朝丢失了半壁江山,那人才他早干嘛去了。”
左懋第向天拱手:“我大明首辅钱孙爱号称万家生佛,百姓爱戴,黎民倾心,武功盖世,才高八斗,不日即将扫清环宇,重振中华。只可惜他晚生了几年,才会如此,你待怎样?”
“晚,晚生了几年。”不用掐着指头算,冯铨也知道这里有问题,大明朝亡国才一年,他怎么就晚生了呢?
“他多大?不会十七八岁吧?”
“正是!”
“哈哈哈哈。”冯铨大笑不止:“好好好,大明朝果然是人才济济,不然怎么会找一个小孩子来当首辅,真是笑掉我的大牙了。”
“你敢辱骂首辅大人,将来一定遭殃。”陈洪范指着冯铨说:“他不是普通人,你要小心一点了。”
“依我看来大明朝真的是要完了。不然又怎么能够闹出这样的大笑话。”
一直没开口的马绍愉此刻突然在左懋第的耳边耳语了几句,左懋第一开始表现出来的是大跌眼镜的神色,而且连连摇头,甚至还跺脚,可是过了一会儿又很勉强的点了点头。大家看的都很奇怪。
马绍愉赶忙上前一步,冲着吴达海深施一礼,说道:“尚书大人,本官大明太仆寺卿,有事要和大人单独谈谈,可否请大人借一步说话。”
吴达海看了看冯铨,冯铨赶忙摇头。吴达海顿时心里有些生气,和其他的满人一样,吴达海不大瞧得起汉人。尤其这半天冯铨在他面前越俎代庖,指手画脚,让他感觉很没面子。于是就想杀杀他的锐气。当下冷哼了一声,随着马绍愉走到了一边,冯铨心里有气,又怎么敢发作。
“吴大人,一点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吴达海不会说汉语,也看不懂汉字,但银票他还能认得,尤其是数目字不会看错,顿时人认出来那是一张一万两的银票,虽然不多,也不算太少。
他笑了笑没说话,把银票往袖子里一收,对旁边的翻译说了几句,然后又走了回来,看也不看冯铨一眼。
翻译对马绍愉说道:“吴大人说了,大明朝的使者既然一定要住鸿胪寺,那就住吧。我们大清朝地大物博,有的是地方,随便住。”
冯铨大惊失色,“吴大人,万万不可。”
吴达海非常不高兴,瞪着眼睛说:“摄政王把这件事情交给我,有没有交给你,我当然有权利做主,而且王爷也没说此事不可以商量,你要不愿意你可以去王爷面前告我,我等着你就是了。”
冯铨赶忙说:“不不不,下官绝无此意。”
“那就按照我说的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