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美丽人生
“胃口大并不是坏事,想要胃口大就要出力多。雇人总是需要花钱的,雇佣一个好莱坞之王,给的佣金多点也是理所应当。”
阿尔伯特大笑,在好莱坞,除了米高梅,还没有人敢有雇佣梅耶这个好莱坞之王的胆子。也就是余生不太怕梅耶,才敢如此说。
因为电影已经映在脑海中,所以,剧本写起来很是容易。半个月后,余生派人,坐着他的私人专机,将两部剧本送到了阿尔伯特手上。华纳兄弟几个,第一个研究的,并不是风格偏于正剧的《辛德勒的名单》,而是掌控权完全在他们手中的《美丽人生》。
在后世,拍摄当年德国人在集中营里虐待、屠杀犹太人的电影和电视剧,非常多。多到这个题材已经烂大街的程度了。特别是在一九九三年,斯皮尔伯格拍摄完成《辛德勒的名单》之后,《辛德勒的名单》名利双收,以巨大的艺术性撼动人心,也为其带来了可观至极的收入和票房。
于是,看到利润的投资商们蜂拥而上,将一个好好的反战题材,拍到糟烂。这些作品中,唯有一部在众多重复了又重复的苦难中熠熠生辉。就是一九九七年,由罗伯特贝尼尼导演的《美丽人生》。
这部电影的出彩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和精妙的故事手法。至于幽默诙谐,只能算是附属品。电影看上去并不沉重,主角基多对人生的诙谐态度,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品味与视角。这种视角从和平时期,一直延伸到战争时期。
而当用诙谐的态度来看待沉重时,这种沉重便更加具有力量。当基多因为寻找妻子朵拉,而被德国人发现,押去qiāng • jué、路过儿子约书亚藏身的铁皮箱时,其强作欢颜的挤眉弄眼和夸张动作,与眼神之中恋恋不舍的温情,使得冰冷与温暖迅速交汇,产生出的效果,如同爆炸。
如果笑,当此英雄赴死,实在是不合时宜;如果哭,却又辜负了主角用生命换来的一番好意。
所以,作品的重点,并不在于死亡和沉痛,而在于其名字中的“美丽”。即便是拿掉这部电影后段,约书亚出生后与父亲进入集中营的一段,基多和朵拉的爱情故事,也可以完胜后世各种以爱情为名义的电影。
基多和朵拉的邂逅,从朵拉从楼上落下开始,随后,这个幽默诙谐的基多,便给了朵拉以各种惊喜。从自称王子,到称呼朵拉为公主,从一次次巧合和惊奇中,朵拉感觉到这个基多的爱意。
其中,基多对朵拉玩的一手祈祷玛利亚,更是让朵拉觉得生活处处充满不可思议的惊奇。正如后世的女人所言,女人选择的男人,应该是能带着女人打开一扇窗,让女人看到以前从所未知的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