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我要娶你当妻子
何况杨晞也没觉得李亨有什么英明之处,历史记载中这个因为安史之乱暴发而阴差阳错当了皇帝,庙号为肃宗的人,也没做出多少贡献,在位十年左右就死了。李亨死的时候,安史之乱还未平息,直到其子代宗李豫当了皇帝的几年后,才彻底平息。
只是到底该拥立哪位皇子代替李亨当太子呢?杨晞现在想不出来,他对这些皇子都不熟,没有任何的交集,现在要他说意见,他不可能说出个所以然来的,只能慢慢了解后,再下决定。
不过有一个皇子,杨晞却觉得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支持的,那就是永王李璘。
杨晞也想到了他穿越来大唐之前看的那本《安史之乱》,好像粗略地看到过有永王李璘在安史之乱未平时候,拥兵想自立的事。
不说其有没有能力领导大唐帝国,就冲安史之乱未平,李隆基令其领军平叛,李璘就图谋自立,与王师对抗的举动就可以看出来,此子无勇无谋,更没有大局观念。更不要说其生割剧之意后拥兵之立,所采取的措施及战略布置都是没有远见的。这样的人,岂可支持?
杨晞倒是希望,他回长安后,能与李隆基的诸子有交集,对他们有所了解,再决定自己的评判。
杨晞也在回长安后的第二天,就到宫中去履行他被李隆基新任命的职务。
可以说,他的左龙武大将军职是替代被李隆基免除职务的陈玄礼的,虽然还挂着一个“检校”的头衔,也就是相当于代理,但职权基本相似。因为杨晞在潼关及陕郡的出色表现,在回长安之前又数度重创了孙孝哲、田乾真所领的十五万叛军,让叛军不敢再继续攻击陕郡,退后休整。如此大的战功在朝中武将列中也没什么人可以相比。军中将领最看重的就是军功,最能服人的也是军功,杨晞的到任,还是得到了手下诸将的接受,没有人敢轻视他。
再加上杨国忠在朝中的威望,杨晞也顺利地履行了新职,至少表面上如此。
杨晞在履行新职后,并没一直呆在宫中龙武卫大营内,他还是挺轻松的。龙武大将军并不是直接管事的,禁军的具体事务还是由几名将军掌管,大将军相对来说还是挺轻松的,没有太多俗事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