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海上(二)

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海上(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郭弈道:“也许师傅是这么想的吧?哎师姐,这是何物?”

郭弈指的是小桌上的一个小木盒。赵雨望了一眼答道:“临行时师傅交给我的,说是我们如果实在无计可施就打开来看看,里面所记下的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帮助。”

郭弈道:“那打开来看看吧。”

赵雨伸手按住,摇头道:“不可。师傅说非是到万不得已之际不可取用,况且就算取用也不一定有用。”

郭弈只好缩回手来,耸耸肩膀不再作声。

赵雨这时却回想起张仁在临行时把这木盒交到她手中说过的话:

“小雨,这木盒里其实空无一物,若真的事不可为,你就把这个木盒交给曹『操』。曹『操』一向心『性』多疑,我出这么一手或许反而能让他『摸』不清我的用意……就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吧,赌一赌我们的运气,不过我最希望的还是你能够直接说服曹『操』。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因为你有能比肩苏秦、张仪的辩才,这一点师傅都比不上你。”

赵雨闭上双眼,玉手在木盒上来回的抚『摸』,心中暗道:“师傅啊,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到底该如何去做?唉,从来没有这么头痛过。”

收回手『揉』了几下太阳『穴』,赵雨用力的一甩头道:“算了,一时半会儿的理不出头绪就不去再想,干脆好好的享受一下这轻柔海风。说不定什么时候灵光一闪就有了办法呢?师弟,给我说些我不在夷州时的事吧?这几天我都没问过那段时间的事,比如说那兵工厂是怎么建起来的?原铁又是从何而来?我到夷州时珠崖的那一支好像没有回来过啊!”

郭弈道:“哦,珠崖那一队是没有回来。其实夷州本身就有原铁,只是师傅他不知道而已。我们在四月时稻谷就大收过一次,城池、码头又渐渐繁盛起来,夷州各处的土著闻讯后纷纷赶来或参看或投奔……当然也有和一些心怀不轨的部族打过几仗,不过都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不敢再度来犯。后来投奔的部族渐多,师傅就向他们打听夷州内张的情况,意外的从几个小部族那里得知夷州有几处盛产原铁之地,还有一处煤矿。我们在兵工厂里见到的工匠,就有不少是那些部族里的工匠。”

赵雨问道:“那徐老呢?也是部族中人?不过听师傅说,徐老本是北地晋城人氏啊。”

郭弈道:“徐老早在黄巾之『乱』时就迁离晋城,几经周折在泉州定居躲避战『乱』,之后才随我们的船队迁至夷州的。你可别小看徐老啊,真要论起来,徐老每月可领取到的薪酬比我都高出很多,仅次于马钧马先生。”

赵雨楞住:“你说什么?师傅给他们发薪酬……哦不不不,师傅对待工匠一向极厚,发薪酬已是惯例。我是说师傅居然发薪酬给你!?你这个当弟子的没交学资给师傅到也罢了,怎么反到领起师傅的薪酬来了?”

郭弈笑道:“师傅的意思是求学是一回事,不收我的学资。但是帮手作工是另一回事,按劳计酬天经地义,言下之意也是要我自己在工活中学习并自己养活自己……哦,师傅管这个叫‘实习’。”

赵雨好奇的在吊床上坐起身问道:“那你每月的薪酬是多少?”

郭弈道:“精米二十石。”

赵雨惊道:“精米二十石?天那,比得上朝中正九品的主薄了……哎,为什么我没有!?”

郭弈奇道:“谁说师姐你没有?你是四十石精米,多出我一倍。师傅没有告诉你吗?”

赵雨摇头道:“没有啊。不过我有些想不通,弟子为师傅出力本是应该的事,为何还要记以薪酬?”

郭弈道:“我也问过师傅,师傅说‘天下之士,或有因义气相投而生死相随之人,但何其少也。柴米油盐论之虽俗,却属不可或缺之物。天下之士义气相随者即少,就当以利动之于诸人,谓之厚待,则能用者日盛’。”

赵雨闻言后陷入沉思:“听起来好像是很势利的一番话,但真天却有自己的道理。天下之人,又有几个不贪利的……以利动之?”

若有所思的取出张仁最后交给她的一方锦帕,上面正是这四个字……

冀州,南皮。

自曹『操』劝降南皮守将吕旷、吕翔至今已有数月光景。开头的那段时日曹『操』与袁尚两方在河间一带打过几场仗,战况基本上是曹『操』这边占尽上风。袁尚吃足了大亏之后率军退回易京一带,凭借着易京高山险阻的地形阻止曹『操』继续北上。曹『操』组织过数次强攻,但都不了了之。双方当前的情况到有点像当初袁绍攻打公孙瓒时的情况,只不过袁尚不像公孙瓒那么刚愎自用、坐以待毙,必竟公孙瓒的前车之鉴就放在里。

双方论兵力相差并不大,曹『操』的优势在于军队的战斗力比袁尚强,而袁尚的优势则在于占尽地利。袁尚在各个险要山道上都有驻军把守,寨与寨之间也都留有居中调度救应的机动部队,就整体的布局来说防守体系十分稳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