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形式(二)
张仁转头向貂婵道:“阿秀,我出去交朋访友的话,你跟在我身边行不行?张放他们三个我就不带在身边了。”
貂婵啐道:“什么出息?要我一个『妇』道人家随行保护!”
蔡琰笑道:“他啊,就这么个德『性』。”
时间转眼来到建安七年的二月。在许昌的丞相府中,曹『操』正与郭嘉、荀攸商议着下一步的战略走向。
天气已经在渐渐的转暖,且自仓亭一役到现在的四个月里,曹『操』已经完成了军队的全面征召与休整,手上的机动部队由仓亭之战结束时的四万略多扩充到了八万以上,粮草军需方面也大致准备完毕。
反观河北袁绍,官渡、仓亭两役之后兵力损失大得可怕,内政方面也到了极限,已经有些伤及元气。因此袁绍不得不暂时宣布息兵养民,除了保留必要的军队之外,还采取了与曹『操』相近的屯田方式来恢复经济。虽说袁绍想按曹『操』的屯田方式施行会难处重重,但总是会有些不错的效果。
曹『操』闻讯之后本打算尽快出兵,意图从根本上破坏袁绍的经济恢复,却被荀彧等人给拦了下来。理由是曹『操』经官渡、仓亭两役之后自身的经济也几乎被打空,目前虽说完成了兵力补充与粮草调集,但现在出兵的话无疑会破坏到建安七年的春耕,那么到年末的话日子绝不会好过。所以无论如何也要等到曹『操』境内的春耕完成之后再出兵。
考虑到自身的经济状况确实不容乐观,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在许昌暂时按兵不动。另一方面把手上能够调用的人全部派给荀彧,务求尽快完成春耕大计,让自己的出征再无后顾之忧。这会儿荀彧与一众文客自然是忙得团团转,曹『操』则把郭嘉、荀攸这两位大军师给请到府中对着地图商议该如何进兵作战。
正商议间门人来报,说是荆襄一带的细作回来了。曹『操』命人把细作带进来细问,该问的都问过之后,细作道:“最后还有一事,就是昔日的尚书仆『射』张仁张世清并未死于张氏镇火场之中,如今在襄阳城北三十里的一座小庄中隐居。”
“他是去了荆州!?难怪孤派去柴桑的人没能找到他!”
曹『操』脸『色』一变,问道:“隐居?既是隐居又何故让人知晓其下落?荆州刘表没有辟用于他?”曹『操』与郭嘉等少数几人知道张仁本来就没死,且张仁死于火场中的假消息本来就是他们放出去的,所以直接就是问张仁隐居的事。
细作道:“据闻张仁本是在一小村隐居,被落难而逃的刘备撞破后本欲从襄阳水路前往柴桑,又在襄阳城门前被刘表撞破,故此让人知晓其下落。刘表本是想以别驾之礼辟用,但被张仁推辞不就。”
曹『操』沉『吟』道:“先被刘备撞破,又被刘表撞破?世上哪里会有这么巧的事?奉孝,你怎么看?”
郭嘉摇了摇手中空空如也的酒葫芦,慢条斯理的向细作问道:“臭小子……哦,我是说张仁在襄阳城北的小庄里靠什么营生?种地还是制酒?”
曹『操』与荀攸,再加上个细作全都一楞。半晌细作才反应过来答道:“小庄本是刘表所赠,有良田百余倾。另外张仁是有制酒为业,听说还搞出了一种极适合书写的优质纸张出来。哦对,刘表还专门为他立了块碑,碑上是刘表亲自写下的《酒圣赋》。”
郭嘉仰天长笑道:“种地、制酒,还加上造纸?臭小子好精明啊!不错不错,比以前长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