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天下大势
这几个人,当仁不让的便是初平三年,最为活跃的人物。
而同样一个个英雄,仿佛彗星崛起般,在这一年,掩盖住了大多数人的光芒。
并州的徐晃,昔日不过是杨奉手下的一个心腹大将,勇猛是所有人对他的评价,却不知道,在董卓麾下第一将才徐荣亲提大军五万强攻河东的时候,这个猛将却凭借手中区区三万人马,硬生生挡住了徐荣的攻势。
兖州的戏志才,本不过是个区区毫无名声的寒门子弟,一无根基,二无背景,便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定下了曹操夺取兖州,河内,斩杀刘岱的庞大战略。而在此之前,根本没有人知道,曹操帐下有这样一个小人物已经成了他的首席谋士。
江东的孙策,不过区区弱冠之龄,却不下乃父之风,孙坚平定江东,孙策每每为先锋,一身武勇恍如霸王重生。更加上其人在战术上的天赋,使得每战江东土地,大半望风而逃。而稍微值得一提的是,在孙策的背后,却有另外一个不能让人忽略的绝世帅才,周瑜,周公瑾。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搭档自然是所有人的不得不注意的对象,更在乎……他们绽放如此光华的时候,却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
当然……最为抢眼的,始终还是并州的卫宁。
抗上命,而举兵挡蛮夷,十万鲜卑入寇,朔方大青山,大败鲜卑四万联军,转战雁门,据守城墙两月,鲜卑十万人马难下。汾河一战,震动天下,三万鲜卑骑兵全数溃灭,不留一人逃出。汉军对于北方蛮夷已经有太久没有经历过这样大的胜利了,七万鲜卑人的战死,对于这个草原民族来说,无疑便是在胸口上狠狠划过一道深可见骨的伤疤,倘若与鲜卑人的战争结束,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大汉的边疆可以暂时没有多少忧虑,也同样,少去长城以北大半诸侯的后顾之忧。以步兵对骑兵,自汉高祖开始,几乎每战必败,直到武帝数十万的骑兵驰骋草原,才改变大汉历来对草原蛮夷的守势改为进攻,这样的战果,也无疑让所有人惊叹不已。
而事实上,卫宁麾下,真正定夺计较的人物,却还是没有人得到所有人的重视。郭嘉,这个卫宁的义兄弟。
而郭嘉却也没有丝毫将自己扬名天下的意思,别人不在意他,他却怡然自得,能有地方发挥自己的才华,还是一个可以让他放开手脚来做的上司,没有什么事情让他更加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