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六百八十四章 黄雀在后(二)

第六百八十四章 黄雀在后(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要回江东,只可过两路,一为兖州出淮南,一为豫州出荆襄,淮南乃是他们汝阳袁氏根本所在,我去不若自投罗网。而要出豫州过荆州又无粮秣行军,也是难行!”孙坚狠狠的咬了咬牙,“想必卫宁也不是那么容易放我离去吧!恐怕,卫宁此子早就算到董卓必定要迁都西入,才会让杨奉大军西进,那么算到联军诸侯各自化为散沙也是必然了。哈……早知如此,便不该轻易受他蛊惑!”

朱治也是一脸苦笑无奈,“但如今主公已然与袁氏决裂,唯有先回江东在做打算……”

“干!君理可遣人去寻王匡,让他分粮与我军!”孙坚含恨不已,这才回头怒声道,“再令公覆,德谋引两军在后,王匡不从,便挥军强攻!”

“卫宁!老子便让你算计一次!希望在豫州,你家主公的门生已经为我打开了回归江东的路吧!哼!”

就在孙坚计较已定的时候,忽闻曹操追击董卓惨胜而回,袁绍摆酒为他庆功。

等到大帐时,却只见得曹操满脸阴郁,不发一言一语,发泄般独饮独酌。

细细听之,帐中一干诸侯无一不是熙熙攘攘暗中幸灾乐祸,又有人大斥卫宁不顾会盟之约而独自北归。

孙坚这才弄明白,原来曹操也是他卫宁设计下的一枚可怜的棋子。不仅两万大军只收拢了区区几千伤残而回,更是连半点好处也未得到。弄得灰头土脸,还险些成了董卓的阶下之囚。

孙坚看了看一脸晦暗的曹操,被卫宁算计的不爽在此刻,心里终于找到了一些平衡。

事实上,当孙坚入帐的同时,一干诸侯也颇有些怨怒的望向他来。在卫宁独自北归河东的同时,失去了一个有力的领袖,豫州牧孔伷等杨氏门生也推辞不来,唯有孙坚这个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的打上了杨氏标签的家伙却还大大咧咧的与会。

霎时便有几声冷哼响起。

便是这几声不屑不怀好意的音调,终于让一旁独自喝着闷酒的曹操爆发了出来。

“我始兴大义,为过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操之初意,本欲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酸枣,孟津;诸将固守成皋,据轘辕,太谷,制其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仲道领河东之兵,占荥阳,中牟,以慑两关。皆深沟高垒,勿与轻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董贼迁百姓百万西迁,于路行走缓慢,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操窃耻之!”

曹操眼眶一片赤红,环顾众人,气势凛然。

帅帐中霎时冰冷一片,袁绍等人无言可对。

曹操冷笑三声,兀自弃酒樽于地,大步而去。袁绍见酒宴冷淡,又受曹操大斥,心下也是不悦,当即散席而归。

当夜,曹操见诸侯各怀心思,自家兵马大伤元气,料定迟则诸侯必然有变,也不与众诸侯辞行,自领了几千残兵复归兖州而去。

而后又有公孙瓒见如今事不可为,也与刘备三兄弟一同领军北归而走。

便是诸侯分崩离析岌岌可危的时候。终于开始不可压抑的冲突矛盾。

首先洛阳被毁,粮秣告罄带来军心不齐,兖州刺史刘岱当先发难,杀东郡太守桥瑁,尽降其众。

而后长沙太守孙坚向河内太守王匡借粮,结果当然是王匡怒斥不与,孙坚趁夜领黄盖,程普二将领军冲杀入营,斩杀王匡,逃散者,投降者无数。

袁绍大怒欲起兵戈向孙坚问罪,又有豫州刺史孔伷,济北相鲍信出兵相助,袁绍见事不可为这才退兵,却暗中修书差人连夜去荆州让刘表截住孙坚。

联军分崩离析,兵无战心,又缺粮少秣,袁绍见事不可为,这才拔寨起营,离了洛阳,自投渤海而去。

自此,轰轰烈烈的反董战役,却又在这样一个毫不光彩的局面下结束。双方出动兵员合共七八十万人,战将上千,最后冤死在这一场战役中的兵勇,却有二三十万人……

表面上联军赶跑了董卓,取得了大胜,但实际上却是一场真正的失败。没有被董卓在战场上击败,却失败在自己的贪婪和短视之中。

就在孙坚袭杀王匡不久,卫宁大手一挥,穆顺得令星夜便引了一万兵马出箕关夺下河内。而与此同时,被卫家所收复的柳氏残根,终于发挥出了卫宁预想中的作用。

有一个本土士族作为引头人,河内的权利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归入了河东的版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