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秦岭有音
“正所谓熟读唐诗几十首,不会吟来也会吟,这本诗集乃是为师收集好诗数十首,乃是一异人所做,还望你好生研读修习,为师期望汝有生之年,可以做出略逊一等之诗文来,为师便平生大慰。”李南口气很大,将一本薄薄的,封皮上写着诗文集的小册子交给了李玄玄。
“此中诗文,不得片字外流,切记!!”看着可可爱爱的小县主一脸奇怪的表情,李南神情很严肃。
“切记,切记,诗词乃小道尔,于天下虽有裨益,当其一不可使农田增产,二不可使江河高山大风为吾等所用,三不可籍此同真实大道,乃娱乐身心尔,此中之诗,可称青史留名之名篇,堪称将天下诗写尽小半,汝略略得些皮毛便可,万不可起效仿之意!!”
“诺!”李玄玄看着往日里慵懒诙谐的“先生”,今日忽露癫狂之态,不由得大为好奇,觉得这往日里谦恭自守,经常自嘲的先生今天这是怎么了?
李南的口气很大,一副此册一出,天下诗坛皆无光的口吻,让小县主不禁好奇起来。
翻开册子,李玄玄发觉扉页竟然不是诗,而是一首诗余。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好,便是短短一首诗余,就让李玄玄看到了这位作者胸中的境界,看到为赋新词强说愁,想起自己以前,李玄玄不禁脸红起来。
然后翻到下一页,她的呼吸就停滞了。
诗名《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看到这首诗,其中旷达飘逸之处,堪称天上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年幼的李玄玄竟然落下泪来。
反复咀嚼着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可可爱爱的小县主只觉得自己的心空落落的,好像是失去了什么一般。
她当然觉得空落落的,因为这首《独坐敬亭山》就是诗文大成的李白,日后写给她表白的。
不过这下,李白可能要失望了。看着李玄玄的表情,李南暗叫好险,幸好先给她看了而且打了预防针。
接下来,李玄玄翻看之下,越看越觉得先生说的真对。
里面随便一首拿出来,堪称当代诗坛名作!!不,简直是千古名篇!!
什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什么白发三千丈,忧愁似个长,还有那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玄玄只看一眼,就觉得仙气盎然,跃然纸上,什么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还有什么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咳咳!”紧接着又是一阵啪啪啪——
李南用青丝扇当教鞭敲了敲她的课桌,“这诗文不过小道,其册中记载之诗,一文钱可买七首也,汝下去再翻看,现在汝要给予汝等的,则是万金难求之物——”李南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屋内一脸羡慕嫉妒恨的弥彦。
先生又给师妹开小灶了,自己怎么没有,虽然自己作诗一窍不通。
“万金难求???”李玄玄看着李南,心中有些吃惊,这本册子里面的诗,哪一首不是万金难求??
“正是——弥彦,去把为师后面的两口箱子搬来!”
“诺!”弥彦老老实实地搬来了两口箱子,放在了堂前,然后行了个礼,回到了座位上。
“此两口箱子,汝等一人一口,里面所载之学问,汝等学透之后,可以付诸实践。”李南示意两人打开箱子!
“诺!”怀着激动的心情,两人打开了面前的箱子。
哇!!然后两人均是发出一声惊叹。
箱子里面的,竟然是一套亮晶晶的,先生所言玻璃所制的整套实验器物,包括尺规,三角板,天平,试管,烧瓶,酒精灯,导管等等,还有他们从未见过的器物,平日里他们只在先生房中见过零星,现在一看,竟然有如此之多。
而在这些亮晶晶的器物之下,则是满满的小半箱“新”书,均是先生喜欢的新式装帧,上面的名称,都是他们有些熟悉但是有些陌生的。
《小学数学》《五岁之考,三岁模拟》《初等化学》《初等物理》《初等地理》《青春期生理卫生》《初等政治》《初等生物》《单元测设卷》还有各种习题册。
“先生可是要离开长安??”看着满满一箱子东西,李玄玄抬起头,泫然欲泣。
“额........汝师娘临盆在即,为师不得不回蜀中,望汝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何不明之处,汝等可夜枭传书于吾。”
就在前几天,赵蕤终于给送来了猫头鹰,而且不是一只,而是一批,于是,李玄玄弥彦甚至太平公主都有了自己的“海德薇”。
“那先生何日返回长安?”李玄玄眼圈都红了,听说先生要离去,顿时觉得手中的诗册和面前的箱子都不香了。
“或是一两月,或是一两年,反正,吾终回长安!!”李南看着低头拼命忍住泪的新晋女冠李玄玄,心头也是不忍,伸出手摸了摸她的头,后者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
“抱歉。”李南立刻收回了手。
他这才想起,这位已经是个大姑娘了。
“是玄玄之错........”李玄玄现在觉得有点难过,好不容易碰到了“先生”,让自己看到了新天地,结果没想到短短数月,都没有上过几堂课,就要离别了。
她突然有种感觉,先生的离开,会不会跟自己“怀疑”三兄长有关.........
“汝师兄亦会留在长安,汝等要好好修习吾门中之术,不得懈怠,若有疑问,汝等先自行寻找方法,苦思不解之后,方可来信问于吾,汝等必牢记吾门中教训——”
“吾爱师,吾更爱真实(世间万物,皆可为师也)”两个小家伙各自激动着,喊出了不同的口号,然后彼此面面相觑。
尼玛........李南有些痛苦地捂着脸。
自己的教学得多失败啊,连个口号都喊不齐,看着瑟瑟发抖的两人,李南尴尬地打着圆场。
“都对,都对,合起来便是吾门中教义!”
于是两人又连起来一起念了一遍,李南看着他们,觉得竟然有些欣慰。
“甚好,颇具气势,汝等当牢记吾门中所学,日日好好生活,好好做人。”
今天的课是上不成了,接下来,就到了分别谈话时间,李南给了一大笔钱给弥彦,让负责大斗兽场的弥彦暂停角斗这种血腥野蛮的活动,而是弄出了橄榄球这种更加刺激的团体运动,而且教他如何搞联赛,甚至赞助商这种事情都耳提面命。
而且,他还给了他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重建尸神,监视长安动向之余,还要监视梁槠李林甫杜静伶等人........
“诺!”听说把这种监视内部人的绝密任务给了自己,自觉已经成了心腹人的弥彦,再也不羡慕师妹能格外得到先生的诗册了。
因为他也得到了先生的秘籍,看着手里那本《如何做好谍报工作》,弥彦珍而重之的将其收入怀中,表示背下之后就会焚毁。
诗册算什么,这才是人间杀生大术,尊师之恩比天高比海深,弥彦一死难报万一,弥彦已经决定了,日后每天踢腿的时候,都要默念恩师尊名,为恩师向梯恩梯大菩萨祈祷。
你怕是巴不得我早死!!几年之后,只觉得身体越来越差的李南,听说了弥彦竟然每天向这位祈祷自己平安,当即恨恨地用青丝扇把弥彦的头给敲肿了。
而李玄玄这边,李南则是叮嘱她多运动,多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还拿出一根跳绳让她每天跳三百次,银杏叶泡水万不敢停,少吃红肉,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多吃鱼,少吃糖少喝奶茶,多吃粗粮........
颇有点老母亲叮咛上大学的孩子的意味。
一上午没有上课,两人都红着眼圈抱着一口箱子各自回去了。然后接下来李南召集了其余九脉,分别布置了任务。
令狐过顶替那位卢齐卿,成为了鬼万年的县令,杜静伶负责天下的悦来客栈的开设建立工作,司徒灵雪依然作为地府重建工作的判官,李林甫继续负责宫中之事,姚崇宋璟在教导李重茂的同时,工作重心要逐渐转移到帮相王夺嫡身上来。至于女冠隐,则是在长安,负责保护教导李玄玄.......
一切都安排妥当,药娘,南雀,我回来了,几天后的下午,身上的伤已经见好,收拾东西的李南兴奋地想着。
但李南万没有想到的是,人的一生,有一个呼吸都流淌着金子的岁月,名曰青春期,而伴随着无限美好的青春岁月的,还有一个名为叛逆期的东西。
明明让李玄玄不要去在意诗文,但是李玄玄不知道怎么了,总是忍不住翻开李南送给她的那本诗册,幻想着究竟是何人,能写出这种既空灵隽永,又狂放飘逸,仙气盎然的诗句来。
整本诗集,三分乃是仙气,四分乃是禅意,还有三分则是剑气。
反正,总不似人间之句。
废话,里面全是诗仙和诗佛的传世名篇,能不好么?
自从读了整首诗册之后,李玄玄再看其他诗文,只觉得味同嚼蜡,再看那些号称诗酒风流的名士,只觉得空有一副皮囊。越发越觉得自己往日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已。
拿到诗册的当天晚上,当她无意中阅读这本让她爱不释手的诗册的时候,被上官婉儿发现了,她感觉自己好像是做贼被抓到一样,被上官婉儿把诗册收了去,然后还给她后勒令她不要再看。
“以后不许翻阅此册,诗文小道尔......”很奇怪的是,上官婉儿也是如此说,让李玄玄大为好奇。
于是,她更是晚上悄悄点着灯悄悄翻阅,像极了后世躲着母亲被窝里打着手电看漫画的高中生。
直到三天后,听到上官婉儿某个名为黄雀的侍女突然念着“将进酒,杯莫停”的时候,李玄玄才自觉发现了某个“大秘密”。
“此乃汝师所做也.........”想起自己房内的明珠,黄雀绘声绘色地给这位小姑娘讲起了在洛阳的某位先生当时酒醉,如何一首《将进酒》技惊四座,而后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诗被自家娘子严禁流传........
说完,黄雀还绘声绘色地念起了那位“妙不可言李郎君”的其他诗作,听到这里,李玄玄的嘴角越来越翘。
先生天下第一!!李玄玄激动得浑身颤抖起来。
因为那些诗作,那本册子里面都有,便是那首将进酒中的萍眉子是谁,她也从黄雀口中得知了!!
原来自己的先生果然如此有才,自己之前还以为先生虽然学究天人,但是总看不起诗文一道而有些腹诽,李玄玄脸红了。
她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家先生说起这本诗册的时候一脸的不屑。
如果是他自己写得,那就没有问题了。如果一个人将天下诗文写尽了,看不起诗文,亦属应当!
对上了,都对上了。一直不知道这些诗文是谁所做的李玄玄终于明白了,那些诗文,全部是先生旧作啊.........
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是先生出蜀所做,望庐山瀑布,先生当日曾在江州遇见师娘,怕是那时所做,还有山居秋暝,怕是先生之前在山中写成,将进酒乃是与上官昭容宴饮所做,清平乐三首亦是,还有剑客行乃是为女冠隐所做........
可是玄玄呢?先生可有为玄玄做诗文?李玄玄突然想起了诗册扉页的那篇诗余.......
为赋新词强说愁.......却道天凉好个秋.......先生啊.......玄玄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