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针女,收!
过了好一会儿,哭了一会儿的于庆再次跪下,拜别众人,自己回转油坊乡去了。
“去休,去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和尚低声地念着玄奘法师翻译的《心经》,径直往官道方向走去。
于是一行人继续上路,往蜀中官道的方向而去。
虽然马车是琴娘子的,但是车中不是琴娘子,而是那位针女。
几个小时前,看着昏迷的针女,李南和和尚商量一番之后,决定将她一起带走。
不然怎么办?报官是万万不可能了,一旦报官,于家费力遮掩的恶事就可能暴露,父杀子这等恶行一旦暴露出来,他家立刻会受到承受不起的重罚,说不定一下子变成贫户。
而且最可怕的是,一旦这件事情被揭开,在这个极重视名声的年代,说不定急于撇清跟于晓怀这位“鳄父”关系的庐陵县令,还有隐隐攀上关系的江州太守府,会对一个普通的乡民做出什么来,简直不敢想象。
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在这个年代可不是说说而已,此时的县令一般被尊称为百里侯,说明他在他的治下权力极大,生杀予夺。
还莫说县令,便是得罪了乡中的乡老,对于没有任何依仗的小民来说也是大难了。
何况于家薄有家资,此时还只剩一对孤儿寡母老关键,这不就是小儿持金过闹市?标准的肥肉,莫说得罪县令,他们首先需要防备的就是本乡的泼皮和其他大户的掠夺。
但是针娘子作出这种可怕的事,李南他们又不能坐视不理,放任她呆在于家,谁知道她还会作出什么来。
讲道理,按照针娘子的行为,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都是妥妥地死刑了,更何况她还不过是一个妾,一般人打死了不过赔钱坐牢,士族打死了甚至只需要花园一埋,都不用赔钱的存在。
但是让李南处死一个人,他还是有点做不出来,而和尚一个出家人,更加不可能下这个命令。
而且,在这位针娘子的世界观众,她这样做好像没错。
“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史记·天官书》。
天孙乃是织女的别称,据和尚说天孙门一帮精通针织刺绣之术,以天孙为其祖师的女人组成的一个奇怪群体。
据说天孙们毕生追求刺绣织布的技术,力求制出无缝的天衣。所以保持状态追求刺绣的技术,技艺未学成的天孙门人是不能结婚的,而结婚之前天孙门人是不能开口说话的。
跟女蛮国一样,天孙门中都是女尊男卑,男子只是借那啥的工具人。等到门中女子身体和技术都成熟之时,天孙们会去山外寻找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