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观云出击
无他,因为太过于真实具体了,好像是专门为了这个去游玩的。这哪里像是他口中所说落魄的游学士子眼中看到的,游学士子一般更关心的是当地的大儒和高门,言必称自己跟xx公交游如何如何,而不是只关注于山水。
这分明是有人保护跟随出门游玩,才有心思去品尝三峡鲜鱼肥美,湘楚之地柑橘丰甜,古隆中怀古,汨罗江纪念屈子。一般的落魄游学士子最担心的就是下一餐在哪里,哪有时间去慢慢游玩细细品味。
如果说之前还是九分怀疑的话,而上路之后李南的表现,让和尚更加否定了这位南小郎君自己一个人从蜀中深山游学到江州的说法。
这些地方想必他是到过,但是肯定不是像他说的独自下山穷游。
更让和尚吃惊的,是他的称呼和表现出来的眼界。
第一天见面,李南对于武三思,张柬之这些人都是直呼其名,而且对于大唐局势似乎十分了解。
作为蜀中名僧,观云僧也算见过不少风流士子和高门子弟,发觉没有一人能在眼界上超过这个自称深山久居二十年的李南,他们的眼光大多局限一地,而不是像这位小郎君一样,仿佛天下尽在其眼中,而之前他提出的那个计划,也不是没有见过世面没接触过人的少年人能想出的,貌似这位南小郎君不知道,如果想见到神都洛阳那些高僧大德,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是难比登天,更不要说与之攀谈助其扬名了。
当今天子爱惜佛教,不少士子投卷都会投到有影响力的高僧大德的。在常人眼中高不可攀的名僧,在这位小郎君的眼里仿佛街边卖的菘菜一般,不仅随处可见而且还能稍微调笑品评一番。
李南还是对于古代不够了解,在这个时代提起某些名人,特别是朝廷重臣,就没有直呼其名的!都是带着官称,比如杜工部,长孙右辅之类的用来以示敬意,再不济的,就是称呼别名或者雅号,比如四明狂客或者山中老人。
当然,这也不怪李南,一是来自后世的人没有这种概念,二是他能不记错这些历史书上名字就差不多了,哪里会记得这些人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