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3
家早餐会,沐阳在席间,认识了慕尼黑市长弗勒利希,副市长施瓦伯。以及当地的经济界、媒体代表共40于人。
席间,沐阳还进行了演讲,题目为。并现场回答提问,收到的效果还不错。最起码很多人记住了沐阳这位新来的中国经济参赞,一位有朝气有学识的年轻的外交官。
沐阳这次也有收获,尤其是坐在沐阳旁边的这位,沐阳对他十分重视,这位尼可拉斯先生。是德国格劳勃Grob机床集团的执行总裁,沐阳在研究德国慕尼黑的经济以及工业的时候,就曾经看到过关对于德国格劳勃Grob机床集团的介绍。
这可不是一家简单的企业,德国的机床加工业全世界第一,而格劳勃Grob机床集团在整个德国的机床加工企业中,绝对是领先级企业,位列德国十大机床企业之一,而且排名还非常靠前。
德国格劳勃机床集团是一家跨国公司,总部设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在美国布拉夫顿、巴西圣保罗拥有海外生产基地。此外,在英国、匈牙利、俄罗斯、中国、印度、韩国、墨西哥,设有8个分公司负责销售和售后服务业务。在世界各地总计雇佣员工近4000人,年销售额约6亿5千万欧元。在机床行业领域堪称一家超级企业。
“尼可拉斯先生,我了解到格劳勃机床集团在美国和巴西都建有分厂,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在中国也建设一家分厂呢,现在中国是德国机床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格劳博机床集团的产品在中国广受好评,去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就达到了亿欧元,也是格劳博集团产品的第一销售地。”沐阳和身边的尼可拉斯总裁聊着天。
“而去年。中国对外引进机床类产品,总计消费约10亿欧元,如果你们在中国建厂,到时候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我想销售额短期内突破1亿欧元应该非常简单,而且后期还会辐射整个亚洲市场。”
尼可拉斯是个40多岁的中年人,有着德国人常见的秃顶,带着一副银边眼镜,很精神也很干练的一个人,他听完沐阳的话。脸上带着笑意说道:“沐阳参赞,看来你对格劳博集团的情况非常了解,中国现在确实是我们重要的产品销售地,但是对于在当地投资建厂,我们暂时还没有考虑。”
沐阳锲而不舍的说道:“或许可以考虑一下呢,去年你们格劳博集团在中国、俄罗斯、印度的总销售额,占去了销售额的40%,难道这个数字还不值得格劳博集团在亚洲建厂吗,尤其是在中国。中国社会稳定,还可以给投资的企业很多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自己的合作伙伴,这一点您从德国大众上面,就应该能够看到这一点。”
企业投资看什么,当地的优惠政策是重要的原因,但绝不是决定性的原因,只有在同等条件下,企业家才会考虑那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投资的前提,如果大笔的投资进去,发生战乱,那企业将血本无归。
政府的重视甚至扶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大众在与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后,也得到中国政府的极大支持,曾经一度占领中国轿车市场的80%,就算进入新世纪,大众的占有率也高达45%以上,年销售230万辆轿车。
其实沐阳对尼可拉斯说的这些话,格劳勃集团早就有过考虑,只不过商业计划,尼可拉斯是不会轻易外泄的,不过依然不得不佩服,眼前这个年轻的中国外交官眼光的锐利。
格劳勃集团其实现在也在研究中国战略,毕竟中国庞大的机床销售市场,格劳勃集团也是看在眼里的,亚洲现在确实是他们集团最大的利润增长点,这一点,作为格劳勃集团的董事长,格劳勃三世也在考虑。
“尼可拉斯先生,下个月初,我们中国辽原省的省长将访问巴伐利亚州的企业,如果格劳勃集团有意在中国投资,我希望可以引荐你们双方见面,或许,这次见面就会开出合作之花呢。”沐阳道。
沐阳说出辽原省的省长访问的事情,算不得泄密,毕竟这只是一次正常的商业访问,而且之前就已经通报给德国政府,还与将要访问的三家企业进行了沟通,所以沐阳在这里说出来并不算什么事。
第639章:经济合作
“是吗,我想我需要请示一下我们的董事长格劳勃先生,才能给您答复。”尼可拉斯想了想说道。
沐阳一听,竟然有门,赶紧说道:“尼可拉斯先生,我静候佳音。”说着举起装满白葡萄酒的酒杯,对着尼可拉斯敬了一下。
尼可拉斯总裁也回敬了一下。
原本沐阳都做好了对方拒绝的准备,然后他下一步就会更进一步,问问对方是否愿意销售中国一些高尖端技术的机床加工中心,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想法要暂时缓一缓了。
如果对方同意见面,那沐阳就不得不另换一家,因为他不能让地方有自己预谋得到他们加工中心等高端机床技术的想法,那样会极大影响对方的心情,甚至合作的可能。
早餐会结束,沐阳也算小有收获,最起码他在慕尼黑已经亮相,让人们知道了中国慕尼黑领事馆来了一位年轻的外交官。
尼可拉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忙完手头的工作之后,又想起了沐阳的话,他拿起电话,给自己的老板,格劳勃集团的董事长格劳勃先生打了过去。
如果仔细点说,格劳勃董事长应该叫格劳勃三世,格劳勃集团是一家家族式的企业,格劳勃一世与1926年成立了格劳勃机械加工中心,经过90年三代人的发展,现在已经将其发展成为了一家极具规模的国际集团公司,其实力在德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其实,在公司研究发展战略的时候,就有过对外扩张,建设国外加工厂的发展计划,其中中国就是他们重点考察地之一,毕竟不管是中国的地理位置,还是社会形式,都非常适合投资。
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顾虑。那就是中国对于技术的渴求,或许会让格劳勃集团在以后的工作中,造成可能的技术外泄,这也是他们一直顾虑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格劳勃先生。今天我参加企业家早餐会的时候,中国慕尼黑领事馆新来的经济参赞对我透露一个消息,说中国的一位州长要到德国来考察,而且那个州在中国属于工业技术发展大州,非常适合我们机械加工企业的成长。所以我想征询您的意见,我们是否现在开始和中国人接触,了解一下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想法。”尼可拉斯在电话里像董事长做了汇报之后问道。
“我们之前的发展计划,中国是重点考虑对象之一,这次既然可以和中国就这方面的问题探讨一下,也算是一个机会,毕竟我们又不损失什么,可以谈一谈。”董事长格劳勃想了想后说道。
确实,又不损失什么,对方现在都到了家门口。连路费都省了,而且还有人从中联络,这么方便的事情,见一见又不损失什么。
沐阳接到尼可拉斯的电话之后非常高兴,开始联系中国辽原代表团方面,最后这一情况汇报到王立民省长那里,辽原方面非常重视这件事情,对于世界顶尖机床企业能够落户国内,绝对是一件大事,所以辽原方面开始积极准备。
时间是虽然仓促了一些。不过联系几名机床方面的专家还是很简单的,最后代表团再次增加了一个项目,就是到慕尼黑去之后,与格劳勃集团引进投资落地建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