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请从世蕃始!
今天丢了礼部侍郎兼少詹事,但却被迁转为拥有“衣锦还乡”荣耀的的巡抚,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虽然他得到了虚荣,可是失去了更上一层楼,比如将来当尚书或者入阁的通道啊!
王廷相九年前也在南京当过兵部尚书,与顾璘还算是比较熟悉,有点交情。当年秦德威第一次诗坛亮相时,王廷相就与顾璘正坐在一起喝酒。
这会儿王廷相走在顾璘旁边,用心良苦的劝了句:“东桥啊不是我多嘴,其实秦德威看在同乡面子上,已经对你留手了。”
秦德威之所以推动顾璘当应天巡抚,其实也是一种政治妥协。
一是秦德威顾忌人心舆论,毕竟顾璘是同乡老前辈,赶尽杀绝会坏自己名声;二是为了迅速消解顾璘的斗志,减少斗争的难度。
不过顾璘被王廷相得有点不爽,输就输了,又不是没输过,难道反而要感谢秦德威的不杀之恩?
王廷相提醒:“近处想想郭勋,想想张瓒;远处想想当年的应天府江府尹,南京镇守太监潘公公。”
顾璘:“.”
王廷相苦口婆心的:“我的其实想就是,你上任应天巡抚后,千万别想着管南京城里的事情,切记切记。”
顾璘莫名其妙的,王廷相突然跑过来这个是作甚?
南京城理论上在应天巡抚的辖区内,但实际上南京城事务归南京六部、内外守备大臣和应天府府尹来管,巡抚一般不管南京城里的事情。
所以顾璘一时就没明白,王廷相为什么要多此一举的提醒?
然后又听到王廷相继续:“东桥你再想想,上一个妄图插手南京城事务那位盛巡抚,最后是什么结果,殷鉴不远啊!”
顾璘顿时就恍然大悟,愤慨的:“你堂堂一个兵部大司马,竟然替秦德威当传声筒!”
所谓“不要管南京城里的事情”,其实就是一个警告!
警告他上任应天巡抚后,别想着去南京城里搞报复,毕竟秦德威很多亲友和利益都在南京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