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公道自在人心
听说了是常茂在敲登闻鼓,为太子喊冤的不止一个人,这些人都默默的坐在家里,等待结果。
太子留下的遗言,到了他们这些人的层次,大都有所耳闻,不让追查,这不恰恰说明,太子之死另有缘由?
如今常茂直接揭破了这一层,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心中暗自叫好。
这些人之前之所以沉默,不过是因为朱元璋的余威,让他们不敢说,更害怕一旦纠缠起这件事,会让朝廷陷入夺嫡之争。
可现在,太孙已经立下了!
是时候算一算总账了!
朱标当了这么多年好太子,应该说他上位是符合大家的意见的,虽然自改革以来,有些士绅对他不满,可朝廷上更多的是对朱标感激,认为朱标未来是明君的人!
何况真的在官场做到一定层次的gāo • guān之后,这些人也都不傻,自然是能看出来朱元璋推行的改革之事,是对国政有好处的。
纵然每个人都有些许私心,但朱元璋的朝堂也没给这等人留位置。
黄子澄静静的坐在东宫,等待着消息。
“陛下,希望你不要让我们失望,太子之死必须要算个明白!”
“就算真的牵连到您另外的亲生儿子,也别手软啊!”
作为原本东宫的大臣,黄子澄是最为难过的,虽然现在他也会教导皇太孙,可是朱标和他相处那么久,就是教导朱允炆,也只是出于对朱标的感激和怀念罢了。
何秋坐在屋里,当他确定了的确就是常茂敲的登闻鼓后,心里反而松了一口气。
自斟自饮,满上一杯酒,洒在地上。
“这杯就当提前敬你,郑国公,我实在太佩服你了!若是等你死了,我一定去给你烧纸!”
就在所有人都在等这件事的结果的时候,皇宫里终于有动静了。
常茂被朱元璋放出来了,完好无损的从皇宫走了出来!
这个消息让所有知情者劲爆了眼球,接下来就是心头火热,不知道有多少人哭着在自己家里喊道:“陛下圣明!”
朱元璋现在的作为,就等于替太子一党吹响了反攻的号角,所有人都明白了,一场清算在所难免,颖国公只是最开始祭旗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