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54
以免他们在九里山动什么手脚?”
马臻不相信淮阳镇派三五百人藏于九里山中能动弹什么手脚,但陈韩三所言也是老成持重之道,是应有之意。这是关于天下形势的一战,岂容人稍有马虎?
****************
“九里山啊!”周知众翻身下马来,接过从徐州军递来的密报,陈韩三遗使送来密报,不是言明淮东军挑选九里山为伏击战场,更在密报里附上一份九里山周围的详细地形图。
周知众原本调归陈芝虎所辖,但陈芝虎为诈败诱登州镇主力出来,拿到青州城下送死的兵马,多为周知众的部众——周知众因这事跟陈芝虎翻脸,虽然战时不敢违背陈芝虎的军令,便事后抽后赶到叶济多镝前告状,叶济多镝也怕将帅不和,不仅补足周知众的兵马,又将他调归用兵手段相对较温和的袁立山节制。
叶济多镝早在半年前就派人潜去徐州说降陈韩三,叶济多镝在济南坐镇,东平外围的战事由袁立山负责——为进一步说服陈韩三尽早投附,袁立山甚至通过叶济多镝请跟陈韩三有过数面之缘的高义出面潜往徐州说降。
陈韩三这趟答应献出徐州城,还将计就计设下圈套,要与大燕合力,将淮东军守淮泗的主力诱到徐州城下歼灭,如此良机,袁立山自然不会错过,叫周知众点齐两万步骑,从曹州、济宁之间穿过,奔徐州而来。
“陈韩三到底可靠不可靠?”偏师副将是当年的临清降将莫纪本。
虽说陈韩三约定是诱淮东驻守淮泗的主力进入圈套而联手歼之,但他们这一路偏师未尝没可能就是正在吞饵的大鱼,莫纪本心似乎有些担忧。
“陈韩三应该不蠢,”周知众说道,“看他以往反复无常,应该不是那种会将自己退路都堵死的人——他助淮东吃掉我们,对当前的河淮形势,并无多大的影响;而一旦配合我们,吃掉淮东守淮的主力,整个形势将彻底的向大燕倾斜。孰功高、孰功低,陈韩三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再者,我部潜入徐州的密探,也查得九里山有这两三天来有数百军士进出,有所异常,倒验证了陈韩三没有说谎。”
“但有一点要明确,陈韩三没有动手之前,我们还是按兵不动的好。虽说三王答应战后补充人手,但一旦嫡系亲信都拼光了,补充些杂碎来,还能有什么意义?”莫纪本说道。
周知众点了点头,承认莫纪本说的在理。
正文第3章投石问路
探得燕胡两万步骑偏师过鱼台,林缚即命刘妙贞为主将、周普、孙壮、李良等将为副,率两万步骑及大量辎重从淮阳开拔,沿相山东南麓,往西北奔徐州而去。(wwW。SUIMENG.COM)
马兰头协助林缚留守淮阳坐镇,林缚与诸将站在淮阳城头,目送刘妙贞率部远去,在视野里,相山绵延往西北而去,在碧空之下,望不到尽头。
淮泗之间,以平原地形为主,只有在徐州、淮阳之间分布相山、陶墟山、黄桑峪、泉山等一系列彼此间大体平行的低矮丘陵。这些山岭约数十丈、百余丈高不等,可以视为鲁西南丘陵的余脉、支麓,虽谈不上高峻,但峰奇坡陡,且大多是西北往东南走向,在地形上,使得徐州与淮阳,包括徐州与淮阳之间的萧县、铜山县、濉溪县也形成一体。
此外,徐州以北,的微山湖、昭阳湖、独山、南阳湖等四个相连的大湖,对鲁西南地域形成长达逾两百余里的地形阻隔;衔接河淮的汴水、泗水又从徐州东西两侧流经——这种种地形上的优异之处,使得徐州的地理优势十分的突出,故而自古以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南北势力在东线相争的要害之所。
“唯有站在城头往西北望去,看这丘山纵横,才能稍体会到徐州地处淮泗要冲的重要意义,”高宗庭感慨道,“只有顺利将徐州拿下,以徐州为重心,辅以淮阳、下邳、睢宁,淮泗的守御形势才算完好,有三五万精锐,也能守住,从而给从容收拾南线,带来更多的机会……”
林缚点点头,要不是徐州如此重要,他不会在这种形势下,让刘妙贞将大半精锐战力带出城去与敌野战……
奢家虽说势度疲弱,但还存有一定的反击实力,可以预见,奢家正在等候燕胡突破河淮防线之后可能带来的良机,淮东却不能给奢家任何机会,即使徐州之谋没有十成把握,还是值得一试的。
“虽然探得从东平南下、经鱼台而赴徐州的燕胡偏师以周知众为将,约有两万众,与预料不差,但从东平、寿张到徐州,也就三百多里路程,燕胡驻在东平外围的精锐骑兵快马兼程,赶往九里山战场,最快也只需要两天时间而已,”叶君安说道,“即使在新附军中,周知众所部都不能谈上最精锐的战力。表面上,燕虏在东平的兵马以袁立山为将,也不得不提防叶济多镝已经潜到东平主持战事,那周知众所部很可能就是叶济多镝投出来问路的石子……”
“是啊,”林缚叹道,“九里山战事一旦展开,就需要干净利落的在两天时间里分出胜负、夺下徐州。一旦拖延下去,或者燕虏确认陈韩三确实可靠,很可能调本部精锐骑兵南下参战,到时候,我们就太被动了……”
在刘妙贞率部出淮阳的一刻,林缚所签署的将淮泗辎兵编入现役协助守城的命令就算生效,但九里山战事规模一旦出现拖延,林缚在两三天时间里能集结率领赶往徐州支援的兵力也就两万人不到。
即使考虑董原不会袖手旁观,但面临进入徐州外围的敌军很可能会超过七八万步骑精锐,这一战也是胜少败多。
*******************
曹州西北寿张城,这里虽距东平城近五十里,但此地位于大梁、曹州、济宁诸城之间,燕胡在十月初夺得寿张城后就驻以万余精锐。
燕胡在寿张驻以精锐的用意,一是封锁被围东平的梁习残部西逃之路,一是监视主力还在大梁的长淮军,不使之东进搅和东平的战局。燕胡兵马从寿张再往南进步,甚至能进一步切断济宁与曹州的通道,封锁梁成冲从济宁的西逃道路。
随着战局的发展,寿张这个无名小城,遂成为河淮战事发展的一个要点。
鲁国公梁习退守东平不过两万余残部,东平又是小城,将东平围个水泄不通,也不需几万兵马,对燕胡南征兵马来说,更为重要的是防备外围的南越兵马进来搅局。
在从寿张到济南的通道彻底打开之后,燕胡南征兵马则更多的是往寿张集结,以便能更好的掌握整个河淮战局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