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枭臣 > 分节阅读 1389

分节阅读 1389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然,钱庄不可能无缘无故的给粮商出据飞票,收取票息是当然之举。只要确保持票到钱庄即能兑换现银,百里取三,甚至取五,我看粮商都会愿意的,”说到这里,林梦得眼冒金光,他满心想着替淮东开辟财源,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何叫他不兴奋?他继续说道,“从江门到即墨或从淮口到即墨,以正常年景计,漕粮运量在一百五十万石以上,以即墨收粮价,银钱总额就在一百五十万两。这批漕粮,自然是要从胶州湾运到莱州湾的,又是一个来回;从登莱运到津海,又是一个来回。三个来回银钱翻滚数量,总额将超过五百万银。即使是百里取三,潜在的票息年收入,也将达到十五万两银。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胶州湾、莱州湾,粮商们可以以票易票,只要我们在津海与崇州的钱庄,先存储一定量的现银,保证粮商持票即能汇取现银,就能做成这笔买卖!”

“梦得认为钱庄要准备多少本金,才保证粮商持票即能汇取现银?”孙丰毅问道。

他们是行商发家,最重视信誉。钱庄之事能不能成,也在于信誉。一旦出现粮商持票不能立即兑现,钱庄的信誉也就毁了,生意就没法做下去了。

“单为粮商出据飞票的话,”林梦得摸着下颔,说道,“眼下看来,现银都会在津海存入钱庄,持飞票到崇州取现。假设有半数的粮商会使用钱庄的飞票进行银钱结算,我们每两个月为一周期,将津海的银子拿战船运回崇州来,差不多需要五十万两银的本金。”

“照这个说是够了,但也不能确保万无一失。要是风浪凶险,银船一时给堵在半途,崇州这边的周转就会出问题。我看到真要做到保险,要有双倍的现银做本金,才够。”周广南捻着颔下胡须说道。

本金要投入这么多,还要算上经营钱庄的风险跟成本,相比较之下,得利就相当有限了。

“单为粮商出据飞票的话,不用那么多的本金,”林缚说道,“淮东军司储备银或藏在军司的银窖里,若存入钱庄的银库,没有什么区别;此外,厘金局所收取的现银,以及各工场留存的余银,都可以存入钱庄做本金用……”

需要足够多的本金存银,主要还是防止挤兑。孙丰毅、周广南等人经商半辈子,虽然还刚刚有钱庄的概念,却也能考虑到挤兑之事。

淮东军司财力再紧迫,也会存有一定量的现银。这笔银子是藏在淮东军司的银窖里,还是存入钱庄的金库里,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说到厘金局,周广南就熟悉了。厘金局差不多是淮东军司现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每个月才跟淮东军司结算一次。

不算已经进入淮东军司窖藏的现银,厘金局平时也存有好几万两现银。

船场收益结算是每季一期,平时要维持正常的运营,存有的现银数额更加庞大。

冶铁工场、剿丝工场甚至包括黑水洋船社,都有大量的现银抓在手里,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余银都是以备不时之需,实际上会用到的机会不大,跟乡民手里攒些银钱不敢花出去的道理一样。

这些余银集中存入钱庄的银库,一是集中保存方便,第二就是钱庄若是给持票人挤兑,就可以拿这笔银子来应急。

也就是说,只要存入钱庄的余银数量足够庞大,钱庄所需要的本金就越少。

给林缚一句话点拨,周广南仿佛看到一个新的视野,一改之前谨慎的态度,身子都往前倾过来,说道:“大人所言,确实是缓解钱庄本金不足的妙招!卑职听来,毛塞顿开。”

林缚微微一笑,后世有哪家银行不吸揽公众存款、光靠自有本金向外放贷的?他是靠后世经验取胜,若说经营算计之事,却不比周广南老道。

当然了,钱庄成立之初,都没有建立起信誉,除了财东出资凑出一定量的本金外,就想大规模的吸揽公众存款,是不现实的。但是,林缚可以将淮东军司及诸多工场的余银都存入钱庄,将来有可能,可以直接指令淮东两府十一县将财政余银存入钱庄,就能保证钱庄拥有大量的储备银。

林缚笑道:“钱庄的好处不仅这几桩。盐铁司去年是通过我们的水营战船将盐银运往燕京的。陈韩三控制着徐州,流寇在汴泗之间,还有很大的势力,张晏今年依旧不敢走陆路运盐银,钱庄倒是可以将这事给揽下来。”

“大人的想法总是出人意料,这么一说,又有恰到好处之妙,卑职当真是心服口服,”周广南感慨的说道,“粮商在津海存入粮银,持票到崇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