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69
必要往完全给打残的河间府派使臣来收拾残局。
要不是林缚立下功劳,就算派使臣,这差事也没有未必能落到林续文的头上。
“自家兄弟,我还能要查验大哥你的公函?我应该恭喜大哥了,我以后在河间府就能依仗大哥了。”林缚笑道,阻止林续文掏公函、印信出来。
“什么依仗不依仗的,说到底,我还是配合你江东左军在河间府行事的……”林续文说道。
林缚心想林续文过来,总要比其他陌生的没有什么交情的官员过来好办事多了;相比刘直来当这个观军容副使,林续文以右都佥御史衔监察河间府兵备事简直要算是一个大好消息了。
林缚率江东左军北进,勤王作战,实际上对河间府地方上是没有管辖权的。河间府虽然给打残,但是其境内坚守的坞寨势力也算是一支不弱的力量。
林续文以右都佥御史兼督河间府兵备事,是以使臣的身份总督河间府地方兵备事务,对地方坞寨势力有管辖权。
林缚稍用脑子想一想,便知道这是张协、汤浩信在朝中为他在河间府用兵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当然了,江东左军在河间府取得的战绩,也要实实在在的分给楚党一份。
林缚对这个倒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军功独揽在自己的身上,也未必见得能封多大的官,得多大的好处,他今后一段时间,始终是要依仗楚党的。再说张协、汤浩信让林续文来分江东左军的功劳,也是给足林缚的面子,林缚又怎么一点都不识抬举?
对林续文以右都佥御史兼督河间府兵备事来津海,林缚是十分欢迎的。
朝廷的风向,终于是彻底的转变了。
林缚只恨这风向转变得太晚了一些。要是在虏敌组织对济南的攻势之前,朝廷就坚定守战的决心,东虏酋首叶济尔汗就未必会组织兵力攻打济南了。如今势必要等济南一战分出胜负之后,才能知道下一步的局势变化。
“……这么说,朝中风向是变了?”林缚假装无知的问道。
“我们出来时,皇上已经下旨使兵部尚书周宗宪总督天下勤王师,并派使臣从山西借道前往中州督战,务必将虏贼从燕冀驱赶出来,”林续文说道,“张相、汤侍郎都对你赞赏有加,希望你率江东左军能在河间打出更漂亮的仗来,没想到我们刚来河间府,就有喜讯传回去……”
正文第33章宗族
(昨天红票破六千,第三更来了,兄弟们,给力的投红票!)
林续文赶到津海来,没有因为自己是林氏本家的长子,又是堂堂正四品的右都佥御史就拿捏姿态,而是跟林缚开口见山的就说:“我来河间府,是配合江东左军行事的……”
林续文当了这么多年的官,进退分寸都是知道。(wWw。SUiMenG。com)他虽有兼督河间府兵备事的名义,手下除了一起跟过来的一名健仆,就再无一兵一卒,整个河间府都给打残了,也没有头绪去联络、组织河间府地方势力。
没有林缚与江东左军的支持,林续文这个兼督河间府兵备事的头衔就是空头衔,没用的头衔。
谁来分军功不是分?林缚也不可能留在河间府,他在河间府积极作战,积累下来的人脉、威望都无法带走,留给谁不是留?留给林续文,实际上也保证他对河间府的影响力能持久存在。
孙尚望这些人,此时跟随江东左军对虏骑作战,但是战后是去是留,都很难说。江东左军还没有正式的序列,战后缩不缩编都难说,也不可能保留这么多的文职官吏;另一方面,孙尚望他们也很可能是故土难留,更希望留下来重建家园。
要是孙尚望最终选择留下来,林缚也希望能给他一官半职,这个就只能依靠林续文了。
林缚一直在考虑晋中兵残部的去留问题,林续文的到来,让他的思路豁然开朗起来。
不过晋中兵残部的去留问题牵涉甚广,张协、汤浩信未必愿意为晋中兵残部跟郝宗成、跟内侍省势力起冲突,眼下还远不是提这个的时机。这时候使晋中兵残部积累更多的军功,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主动。
这会儿,孙尚望与杨枝山返回来。
杨枝山的脸色很难看,林缚关切的问道:“海上风浪大,杨大人是不是有所不适,不若我请人通知涡口寨,在寨中给杨大人准备下榻的院子?”
“不用这么麻烦,”杨枝山勉强笑道,“也不怕林大人笑话,刚刚给江东左军的战绩吓到了,两名吏员在那里清核,我先过来歇口气……”
“呵,那杨大人在这里歇口气,我让人给你沏杯茶来,这是我从东阳带来的土茶……”林缚微微一笑,让人帮杨枝沏杯茶来。
朝廷勘核军功,最重视获级数,毕竟首级军功是最难虚报的。
而诸多军功中,对全歼、击溃、击退不同程度的胜战,军功考核评价的差距很多。全歼为第一等,对全歼军功的勘核依据自然也是看获级数。
每一战过后清理战场,不管虏兵尸体多么残缺不全,辅兵都要将首级割下来,特别是小泊头寨一战,许多虏兵的尸体已经给大火烧毁,头颅也照样要割下来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