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枭臣 > 分节阅读 575

分节阅读 57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次对新浙南军将卒进行抚恤及军功奖田,直接涉及到的浙南籍寒门子弟就有六千余户,授田总数约九万余亩水旱田。

六千余户寒门子弟,约有半数是原浙南抵抗军的将卒,有相当一部分是新浙南军组建之后从地方招募加入的乡勇,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天水、梧埏、樟都三寨投降的乡兵。他们有个特点,对奢家、对浙闽军没有太多的认同感,之前对淮东军司的认同感虽有,但也谈不上多深刻。

伤亡抚恤及军功授田,在这时候意义就额外的重要。

以这六千余户以及其他受惠于减租免税役新政的贫苦佃户,淮东军司在浙南的统治基础将能直接夯实了,同时还能使其他浙南籍寒门子弟受到鼓舞,自然也会争先效力淮东军及淮东军司。

唯一做到这一步,淮东才有进一步在浙南跟奢家进行长期拉锯、进行消耗战的基础。

林缚闲来无事,将他借鉴后世土地革命的经验,加上自己这些年来的心得,与高宗庭说了一番。

“授田下去,占了浙南之后,公田收入就少了一大截!”高宗庭感慨道。

淮东当前公田收入占相当大的比重,淮东军的军资支度增涨很快,要想财政上不吃紧,淮东各方面的收入都应该快速增涨。

高宗庭及淮东诸人,都希望公田数量及随之而来的租赋收入,能随着淮东军的扩张步伐而持续增涨,不应该停滞不前。

“以往从新扩张区域增加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税赋以及公田的收租,”林缚说道,“我们的思路要转变一下,要以恢复地方生产为主——发行淮东铜元,无疑我们是能获得丰厚收入的。同时,我们输入大量的铁、盐等物资,保证淮东铜元有回流的通道,以保证币值稳定,但同时铁盐得以大规模的输入,我们也能分享这部分收益。即使不考虑长期,短时间所得,也不会比传统的方式少多少……”

淮东采用创新工艺所铸制的铜元文饰精美,易给民众接受,又难以仿造,但成本比传统铸制钱还要低廉。

最为关键的,淮东铜元币值是传统铜制钱的十倍甚至数十倍,淮东铸制铜元的收益自然是极高。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要防止盲目追求铸币收益而滥造、疯造,致使物价不受控制的疯狂通涨。

主动输入盐、铁等物资,一方面是保证淮东铜元币值稳定,另一方面,大宗物资输入贸易,会同时给淮东带来大量的收益。

听林缚说到这个,高宗庭笑道:“说到盐铁,张晏派来的特使已经到乐清了,你总不能一直避而不见!”

当世进行盐铁专营,特别是两淮盐税,目前是江宁最重要的一个收入来源,是江宁绝不肯向地方放手一项财权。

浙南战事进行如火如涂,频频收复失地,张晏就迫不及待的想将触手伸过来。

林缚笑了笑,说道:“让胡致庸将人赶回去——就说淮东军在浙南的军费支用,每个月要二十万两银。什么时候江宁将这个缺口给淮东补上,再派人来谈盐铁税的事情……”

“盐是大利啊,”高宗庭感慨说道,“皇上在江宁登基之后,有心收拾破碎山河,整顿防线之外,第一个上心的就是筹银子。新帝登基,不能从加征事上动刀子,一时又不跟地方争财权,倒是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张晏身上了……”

“一方面是盐商大肆的将私盐掺和在官盐里的出售,”林缚说道,“但即便朝廷能大力打击私盐,盐价也会大幅抬高,迫使民众以淡食为主,盐税收入也很难有全面的改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