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0
几名心腹,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这也解释了傅青河为何拖了很久才回江宁,也解释林缚在崇州都没有什么势力之前,胡致庸、胡致诚兄弟为何就冒着与地方绝裂的风险投靠林缚——萧涛远势大,又手握兵权,林缚、傅青河他们根本不敢揭穿崇州童子案。
也许就在那时,林缚、傅青河就与刚刚到长山岛立足的这伙人勾结起来,由傅青河带着被劫的崇州童子暂时栖身长山岛,而林缚回江宁暗中策应——这也解释了林缚在江宁崛起之时,集云社一开始做的是商船事务,也解释了这伙人在两年前占据长山岛之初就开荒筑坝、修筑营堡。
没有林缚在江宁的支持,没有林缚的天纵之才,普通海盗怎么可能在两年时间里,将一座小荒岛经营得固若金汤?
这也解释了长山岛为何会投靠林缚,长山岛根本就是林缚在背后支持发展起来。
这也能解释为何萧涛远在崇州童子案之后额外的重视崇州的局势,甚至辟军山寨驻军——他根本就是防备哪一天崇州童子案突然给什么人揭穿。
在暨阳一战后,顾悟尘有意收拢萧涛远,萧涛远也跟顾悟尘走得亲密,林缚却与萧涛远誓不两立,迫使萧涛远投入岳冷秋——这同时能解释林缚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将宁海镇水营势力逼出崇州。
最根本的一点,奢飞虎、秦子檀开始死活想不明白林缚为什么放弃与长山岛伏兵合击他们的大好机会,而冒险去攻大横岛,甚至不惜将大本营崇州置于无兵可守的险地——林缚根本就是怕海上会战使江东左军舟师受损太重,而无力对付萧涛远的反叛。
也就是说,一旦当长山岛暗棋浮出水面,萧涛远也应该能猜到一切。
也是看不透这点,他们才会中林缚的疑兵之计,昨日又给长山岛伏兵击败。
奢飞虎捏着拳头,给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感觉并不好受。虽说一切都还是他与秦子檀的猜测,但是要证实也很简单,只需立即派人渡海去见萧涛远。若猜测是真,萧涛远必会给说叛。!!!
卷六涛海怒卷六涛海怒第111章陈园心机
(第一更,求红票)
御前街陈园乃前江宁兵部尚书李卓在江宁时的府邸,李卓进京执掌兵部后,随后赴任江宁的江淮总督岳冷秋便将陈园占作府邸。
岳冷秋来江东赴任,大半时间在濠州长淮军中,小半时间回江宁署理公务。
近来浙东局势紧张,一旦浙东局势崩溃,会牵累江东郡东南部陷入危机,再者东海寇在北线又出兵威胁平江府、海陵府及淮南盐区,岳冷秋不得不回江宁,以应付可能会有的变局。
岳冷秋当然不希望江东左军在崇州吃败仗,他要指望林缚能撑起海陵府、盐卷六涛海怒第111章陈园心机南盐区及江口的防线,但是江东左军接二连三的捷报传来,也非他所喜。
一战歼寇兵六百、生俘两千,此战虽然是宣慰特使韩载报捷,但岳冷秋也无法将大部分功绩按到韩载的头。一战困寇兵两千于鹤城,迫使维扬盐铁司让步,将鹤城草场划入江东左军的防区。一战强袭大横岛,歼寇兵千余、击沉、击毁敌寇七十余艘,迫使侵平江府之寇兵东撤回援,解平江府之危……
看着江东左军频频传来的捷报,岳冷秋看得心烦意乱,听着庭院里有脚步声,他轻吐一口气,站起来打开门,看到家人岳安走过来,脸上似有错谔色,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老爷,你说怪不怪?顾按察坐马车过来,便衣简从的,说有要事求见老爷,还叮嘱岳安万不可走漏他过来的消息……”岳安说道。
岳冷秋也大感意外,这还是他来江东就任后顾悟尘第一次私下求见,还如此掩人耳目,令他百思不卷六涛海怒第111章陈园心机得其解,但是下意识的想到可能是什么地方出了大乱子。
难道江东左军出海吃了大亏,要这边出兵保崇州?但也不对啊,顾悟尘有权紧急调动东阳乡勇东进崇州,他不可能舍近求远、舍易求难。
岳冷秋胡乱猜测之时,一袭湖青色简衫的顾悟尘给家人岳安领进来,他按捺住迫切想知其事的心思,扬起嘴角一笑,说道:“有两三年未见顾大人了,今日怎得闲屈尊来访?”
顾悟尘知道岳冷秋是讥讽当年自己频频交好于他之事,给他这么说,脸色也难堪,稍作沉毅,从怀里将一封密函取出,放到案头,说道:“岳大人看过这则密函,便知我的来意……”
岳冷秋请顾悟尘入座,他狐疑的将密函拿起来,看到函封,却是林缚托顾悟尘转交给他的专呈密函,他心里陡然一惊,知道密函所陈之事绝对非同小可,不然顾悟尘、林缚不需这么大费周章。
岳冷秋神色凝重的拆开密函,越看心间寒意越甚,猝然知悉此事,一时间也方寸大乱,手里捻着信函,蹙眉细思,也能感觉顾悟尘那双能挖人心的眸子正盯着自己看。
岳冷秋心里恨意也盛,恨不得将林缚此儿千刀万剐,此竖子一早就设好这个陷阱诱自己跳下去,这时候又让顾悟尘亲自过来发难。
岳冷秋暗吸了一长息,板起脸来,盯着顾悟尘,阴恻恻的问道:“靖海都监使林缚密陈之事,顾大人可知悉?”
“也只是近来略知一二。”顾悟尘说道。
“好一个略知一二,”岳冷秋霍然站起来,如此情势不容他不反击,冷声说道,“我看是你们太自以为是。萧涛远若叛,皆是你等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之错。这封密函若早在我上,何至形势如此?”
岳安在旁边听得心里大惊,到底是怎样一则密函突然扯到萧涛远可能会反叛的事情上,还令老爷如此雷霆大怒,要跟顾悟尘当场翻脸。
面对岳冷秋的发难,顾悟尘如坐闲庭,说道:“林缚为防其乱,遂隐忍至今,或有失虑之处,但也要体谅他的处境。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眼下紧要的是防止萧涛远率部出海……”他倒不是故意将自己撇清,将责难都推到林缚的头上,而是他与林缚早就猜到岳冷秋会拿住这个发难。林缚将隐忍不报的责任都揽下来,即使以后要追究他的责任,降官职、罚俸禄而已,无法夺其兵权,则无实质损害。
在萧涛远一事上,岳冷秋有责、顾悟尘无责,则能形成此涨彼消之势,有利江东局面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