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33
见到雨果本人。”
乔治本来是打算幽默一把的,他和雨果的确没有直接见过面,就更谈不上是朋友了。但乔治刚才有些慌乱,这话说得有些干巴巴的,似乎幽默效果根本没有出来,反而像是给雨果下战帖了一般。
问题就在这里,大卫居然没有接话,而是似笑非笑地看着乔治,这让乔治心底顿时一紧,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接着清了清嗓子,解释到,“我是说,如果有机会见到雨果,我会主动上前做自我介绍的。”
可是如此解释却更像是欲盖弥彰,特别是现场一片鸦雀无声的情况下,这让乔治有些坐立难安,但理智告诉他此时要保持镇定,这才能度过这一关,可是此时的他依旧缺乏一些定力,他又忍不住摸了两次鼻子,轻轻咳嗽了一声,掩饰着自己的尴尬。
大卫此时终于露出了笑容,接着说到,“那么你对这次电影的票房有什么期待呢?我们现在可都是十分期待呢,这个周末,到底是选择乔治·克鲁尼,还是雨果·兰开斯特?”
好不容易乔治回过神来,这个问题他早就做好了准备,于是露出了一个笑容,“我只好祈祷你们的口袋里有十四美元。”足够买两张电影票的现金。
这句话本来肯定能够让大家都欢笑起来的,但可惜的是乔治的笑容略显僵硬,话语虽然轻松,却没有了那种游刃有余的惬意。可以感受得到,乔治显然是无法复原了。还好,大卫也没有继续逼问下去,而是转换了话题,这给了乔治喘息空间,逐渐恢复了过来。
对于大卫来说,今天节目能够由此收获,已经足够了。
果然,这一期“大卫深夜秀”播出之后,无疑是对目前媒体热议乔治和雨果对决的进一步加热,乔治的行为堪称是火上浇油,彻底引爆了话题。而“纽约邮报”再一次大出风头。
“挑战雨果·兰开斯特的第一人选:乔治·克鲁尼”,这篇报道完全引爆了话题,在报道之中他们表示乔治勇敢地向雨果发出了挑战,挑战如今雨果在全美的霸主地位,对媒体无差别地赞扬雨果表示了厌倦和排斥。而更重要的是,乔治是具备掀翻雨果王朝资格的,接下来的好莱坞势必将会见证一番龙争虎斗。
“纽约邮报”的这篇报道,不仅狂卖四百万份,令科林·迈勒喜上眉梢;而且还产生了连锁反应,甚至直接催生了“娱乐周刊”专门做了一个专题,将雨果和乔治放在一起进行直接比较,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两个人的优势和劣势。“娱乐周刊”分析的结果自然是雨果占据了上风,但他们却认为乔治完全有可能复制雨果的奇迹——甚至超越雨果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这无疑是十分荒谬的:因为目前的乔治在事业方面没有任何地方可以与雨果相提并论,两个人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但“娱乐周刊”还是煞有介事、头头是道地分析了一番。而事实就是,所有人都投来了好奇的视线,热烈地讨论着这两位演员到底孰优孰劣,撇开女人和同性恋不说,就连男人也会讨论到底谁更值得欣赏、值得敬佩。
“娱乐周刊”那篇专题还给“旧金山纪事报”灵感,他们也做了一期专题,分析“和平缔造者”对阵“洛城机密”的本周胜负结果。“旧金山纪事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和平缔造者”创造两千万美元的首映票房,取得跌幅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洛城机密”,成为九月第四周的北美周末票房冠军。
不管“旧金山纪事报”这篇专题到底有多少权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的确是引起了无数争议,所有人都在热烈地议论着这个话题:乔治和雨果,“和平缔造者”和“洛城机密”,甚至牵扯到了包括汤姆、布拉德在内的当今顶尖演员,到底谁更加优秀、谁更加具有影响力,成为了本周最炙手可热的讨论焦点。
这也为“和平缔造者”的上映开始不断预热,无形之中的宣传效果令人侧目。即使后来乔治在电影首映式之上,澄清了自己在“大卫深夜秀”的言论,这一次乔治清楚地解释了自己当初的意思,媒体也在环球影业的督促之下正确刊登了这篇澄清文,但已经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