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3
虽然说尼古拉斯·麦克伦错过了雨果的专访,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最新一期的“洛杉矶时报”上为雨果说话。
“雨果·兰开斯特真心诚意道歉,安东尼·斯图尔特没有脸面接受。”这篇长标题就足以吸引诸多目光了。
在文章之中,尼古拉斯表示,“虽然雨果知道自己中了陷阱,但他却没有推卸责任,而是勇敢地坦诚了自己的错误,并且积极主动地表现出了弥补的友善态度,仅仅从这一点上来说,雨果就值得令人原谅。人人都会犯错,但却不是每个人都有承认错误的勇气,特别是当这个错误是别人故意引导你制造的时候,推卸责任比承担责任困难了太多。雨果的这种态度,值得嘉奖。”
相反,尼古拉斯认为安东尼的行为是记者行业的不良示范,因为他恶意使用自己的权利,真正地将记者当做“无冕之王”,任意地操控着新闻爆点,通过毁谤、污蔑、挑衅等恶劣的方式达到掠取新闻的目的,这是新闻的堕落。当高呼着“还原真相”的口号,却是为了“销量、金钱、关注、名誉”来谋求一己之私,这绝对是对新闻自由的侮辱。
尼古拉斯甚至义正言辞地表示,“如果安东尼不正视自己的错误,这将是新闻界腐烂滋生的一个起点”。
比起“美国周刊”的詹姆斯来说,尼古拉斯为雨果说话的态度十分明显,他完全就是站在雨果的立场进行阐述。但尼古拉斯却技高一筹,他将整个问题上升到了新闻领域的高度,这也是最聪明的一点。
因为在尼古拉斯的暗示之下,安东尼的动机不纯就使得雨果的还击变成了“正当防卫”,这也使得雨果对安东尼的打击变成了自我保护的手段,不仅不需要指责,相反还应该值得肯定。尼古拉斯甚至还一再强调,即使雨果是“正当防卫”,他还是表示了诚挚的歉意,这一份谦逊难能可贵。
可以说,尼古拉斯是在用偷换概念的方式为雨果唱赞歌,而普通民众对此还十分买单。
一天之前“洛杉矶时报”报道了金球奖颁奖典礼,当然也包括了庆功宴的斗殴事故——尼古拉斯在这份报纸里对雨果大肆声讨,结果这份报纸卖出了一百七十万份;而一天之后,尼古拉斯揭开了事实的真相,为雨果澄清事实,而这份报纸在一天之内卖出了整整两百五十万份,这组数据是去年罗德尼·金事件以来“洛杉矶时报”的最高销量!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洛杉矶时报”的平均日销量一直保持在一百五十万份左右,发展陷入了停滞阶段,去年罗德尼·金事件爆发时,“洛杉矶时报”的销量曾经连续一周保持在两百八十万份以上,但却一直没有能够触摸到三百万门槛。谁又能预料到,这次看似只是娱乐圈的一次新闻爆点居然让“洛杉矶时报”销量达到了两百五十万份,这实在是太过意外了。
从这一个侧面就可以看出,这次事件的超高关注度了。
“美国周刊”和“洛杉矶时报”为雨果说好话的同时,自然也有其他媒体另辟蹊径,希望能够从这次新闻事件之中捞一杯羹。
虽然说愿意明目张胆为安东尼·斯图尔特说好话的媒体屈指可数,除了“国家询问报”之外,还有几份地方性报纸认为安东尼只是一名尽职尽责的记者,雨果则是暴力的化身,他们都在为安东尼鸣不平。但除此之外,更多媒体的态度是,不为安东尼澄清事实,却也没有打算放过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