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768

分节阅读 768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朱琏很满意赵炅的态度,孙子的天赋惊人,连王秀也刻意反过来强化天子决策权,不再继续标榜二元制。

按照王秀的说法,现如今,已经达成皇权和相权的均衡,矫枉过正必生祸端,一个时代能承受多少,那就让它承受多少,要是继续消弱皇权,恐怕数十年后天下大乱。

现在的内外朝相互制衡,天子不能率意,大臣能够施展手脚,已经够用三百年了。

“王公操劳国事,原本只要在行在遥控,却还是不辞劳苦奔波,足以做人臣表率。”赵炅再次来了句。

朱琏欣慰地望着赵炅,温声道:“太子真的长大了,相公有知太子心意,定然万分欣慰。”

赵柔嘉却酸的倒牙,狠狠地瞪了眼赵炅,这小子妄为她帮着说话,竟然一点也不帮她,看来要找时间好好教训小子,让他知道自己是赵家的儿郎。

赵炅人小鬼大,眼看姑母脸色不好,只能尴尬地笑了,又道:“只是,王公征伐虏人,也该歇歇了。”

这话说的众人皆为惊讶,哪里像小孩子说的,分明是赏无可赏,只能请君告老还乡。

赵柔嘉盯着赵炅,赞许地笑了笑,小子还算有良心,没有让她白疼一场。

朱琏却稍变颜色,赵炅的思想对于君主来说,固然没有任何错,甚至可以说上上乘,历代英主不过如此,却不应该用在王秀身上,委婉地道:“太子年幼,有些道理不明白,相公做事能知者不过数人,放眼百年那就是大善,对官家子孙百利无一害。”

“太子,建水军,扩海疆,万国之力资中国之利,中国则国强民富。这些年也是有目共睹的,温饱而知礼仪,士庶奔海外则逐利,归国则行仁义。这就是相公高明之处。”

“人性多欲,内欲外补,不伤中国元气,朝野骂相公者,哪个不是得利巨万者。何为君子,为亿万生民得利者,可称之为君子,己得利弹劾为亿万子民得利者,谓伪君子也,小人亦不齿。”

“太子说的也不错,相公为朝廷操心费力二十年,也应该休息了!这也是他的愿望,放心好了。”

赵柔嘉瞪大眼睛,不满地看着朱琏,赤裸裸地为王秀辩解,却诧异王秀竟然有告老的意图,以朱琏的身份,断不会虚言,难不成是王秀在使诈,骗取朱琏的信任。

要知道两个时间段最危险,首先已经过去了,王秀出了行在直接北上,那是一场虚惊,太祖怎么得的江山?现在,有心人的关注转到了得胜回朝,携败金的威名以大军入城,恐怕就是禅让时。

韩氏想的简单多了,王秀要是真能退下去,对于官家来说真是好事,或许身子能逐渐好起来。不过,自己儿子能直接上位,她就是皇太后,可要比皇后地位稳固多了。

赵炅一阵发呆,自言自语道:“这样最好,要说肆伐虏人是复故土,也是取虏人之利。”

“整天就是与民争利,不去学学仁德利益。”赵柔嘉不满地嘀咕。

朱琏并没有理会赵柔嘉,笑道:“太子,王公取中国万世国运之势,北伐不仅是驱逐女真,而是要北括草原、西并西域,建立交通、化夷入夏、以固塞防,让太子不再为北塞困扰,放手治理天下。”

想到南方打通陆桥的战事,朝廷疆域南伸数千里,赵炅眼前一亮,平白地有几分兴奋。

“太子好生读书,日后才能治理好天下,刘山长不日到京,定要好好读书”韩氏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儿子,尽管时下两府权力如日中天,读书人却越发拥护天子,赵官家或者说赵炅,是读书人寄予希望的人物,单凭国政的最后处决权,儿子未必不能成一代英主。

第1353章朝野诡异风动

朱琏对刘仁凤担任侍读学士不置可否,未来的天子就应该接受多方位的教育,不仅是她能接受还是反对的,不全然是刘仁凤,连赵非也成为侍读学士,可见她对孙子的期待。

“好了,都不要说了,我累了。”

既然皇太后要休息,大家也明白该怎样做,赵柔嘉第一个赶紧告罪出去,一路向福宁殿而去。

“娘娘好生休息,孙儿明天再来请安。”赵炅倒是规规矩矩地道。

朱琏疼爱地看着赵炅,欣慰地道:“太子也是监国,还要跟随侍读学士读书,就不要天天过来了。”

“那怎么能行,百行孝为先。”赵炅直接反对,还反对的让人高兴,只要朱琏在大内,他每天都首先来慈寿殿,再去福宁殿和坤宁殿请安,朱琏要是在北内,他也是五天一次,赢得了朝野士人的赞叹,也让宫人交口相赞。

|“好了,太子去吧!皇后还要费心。”朱琏看着孙子,真是疼爱到骨子里。

却说,王秀之所以不担忧经济形势,最少不会短期担忧,在于你愿不愿意实际支持北伐,那是无关紧要的,只要朝廷能筹集够钱财就得,人心,有时候就是个屁,拳头才是真理。

关键性的人物是秦桧和沈默,随着秦桧荣登首相宝座,沈默的地位尤为突出,作为参知政事的他,赫然大宋行朝经济的领头羊。

他给王秀发官塘一则是抱怨,二则是让王秀了解经济,毕竟他是泛王势力重要成员,为王秀把持邦国财货是份内,却不能没有自己的话语权。

沈默不愧是邦国人才,王秀主导大政方针,具体细节由他处理,无论是银行还是户部、太府和海外,他能和王秀保持方向,并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调整,也发地老练了。

王秀把宝钞发行挪到银行,曾经遭到户部的反对,他就玩了个手腕,要把槠币也一起划过来,来了个绝户,让户部彻底丧失铸造钱币权力,这下可把人吓死了。

最终,在秦桧的帮衬下,双方达成了妥协,宝钞发行归银行所有,槠币依然由户部把持,也算是相互制衡,户部保住了最后阵地,也就是说货币发行权归皇宋银行,硬通货币由户部把持。

大家弹冠相庆,沈默成功拿到宝钞发行,偷偷地在乐,至于孰是孰非,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王秀对槠币留在户部,那是持绝对肯定态度,硬通货币的铸造,必须掌握在户部,控制在政府手中。换话句话说,银行具有商业性质,哪怕皇宋银行定位中央银行,却依旧不能承担硬通货币铸造,只能承担纸币发行。

毕竟,皇宋银行有民间资本存在,他在完成最后一步,驱逐民间资本前,决不允许民间资本染指硬通货币。

秦桧倒是出了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