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456

分节阅读 45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跟随在王秀身边,皇宋银行自然有沈默和费苏照看。

何为却被任命为陕西宣抚司判官,直接去陕西上任,也算是一方重臣了,年近七旬的何老道已经在家看孙子,听说儿子成为判官,不由地老怀大为,连续宴请乡老三日,吃酒差点背过气去,幸亏自家十三小妾发现,才又活了过来。

不过,何老道也算是值得了,当年自己的一步好棋,小儿子跟随王秀、沈默鞍前马后,总算有了结果,加馆职出任地方宣抚。王秀位极人臣,沈默也位列尚书六部,跟着他们二人,儿子前程一片大好,何家也是官宦世家了。

好在没有惊动给别人,何老道也算是命硬,要不然何为还没到任,就得回家守孝三年。

“大人,张子初出使党项,还真是依仗好嘴,党项国主竟然被他说的出兵平羌城。”钟离睿一阵奚落,但他心中却不得不佩服,张启元实在厉害,绝对是搞邦交的上佳人才,王秀放虎归山是不是错了

哦,放虎归山实在牵强,王秀也做足了文章,整个大宋行朝也是竭尽全力,张启元运到不灭,竟然在大江旁边潜藏多日,待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到江北,才从海道北上,最后逃脱生天。

王秀似笑非笑,坐在卧榻上品尝团茶,放下杯子才慢悠悠地道:“你们说,平羌城能坚持多久”

“一个上旅驻扎,甲仗粮草充足,党项人没那本事拿下来。”钟离睿很不在意地道。

话说,上旅是新军制特殊编制,dú • lì于军单独存在,却仍然是旅镇级别编制,只属于都司的军事机构,作为战术上的预备队时雍,每旅兵员绝不下六千人。

全军最大的上旅,是南侍军唯一驻扎西南夷的直属上旅,兵力达到万三千人,简直就是一军。要不是南侍军在国内不设军一级部队,恐怕这支上旅就要改编成军了。

“那就派一支上旅增援,如何”王秀目光闪烁,语气散发无限韵味。

钟离睿一怔,惊讶地看着王秀,西侍军才有两个上旅,怎样去支援不由地道:“平羌城兵精粮足,短时间内根本无需担忧,这可是个大好时机。万一对方围城打援,会消弱我们士气,还望大人三思。”

王秀转脸看到宗良,看那一脸的便秘模样,显然是有话要说,却又憋着没有说出口,他不由地笑了,玩味地道:“大哥,有话就说。”

宗良咽了口唾沫,低声道:“恐怕朝廷深陷西北乱局,虏人在北方趁机赚取便宜,先生不得不防。”

王秀眉头一挑,淡淡地笑道:“无妨,我还怕他不来。”

宗良感觉一阵牙疼,他离开了三年多,也算是有了人生认识的飞跃,处理政务更加的得心应手,却仍然无法跟上王秀的思维,始终是慢了一拍,不能不让他深感危机。

作为上官的近身侍从,跟不上上官节奏,这是非常不称职的,也是非常可怕的,哪怕他和王秀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长久干下去。

钟离睿瞥了眼宗良,平静地道:“虏人要是不来,那才真是怪了,先生早就把他们算计了。”

“哦,先生一向神机妙算。”宗良觉得自己多想了,王秀至今未尝一败不假,却都是战场上临机决断,怎么会料不到女真人干涉,那可是家国上层的决策。

可能的三线作战,想想都让人牙疼。

“什么神机妙算,大哥外放几年,也学得油腔滑调了,想想真不该放你走啊”王秀半调侃地笑了。

钟离睿看着宗良,玩味地笑道:“嗯,大人说的是,应该知谏院。”

知谏院,那可是清流们的活计,御史谏官如同鸭子疯狗,专门以叫嚷为荣耀,还以咬人上位,御史中丞要能把执政干下去,那个位置十有属于你,没有那么多高尚的事,大家心里都明白。

宗良给钟离睿个白眼,心里把这厮女性十八代问候了个遍,你才知谏院,你全家都知谏院。

钟离睿视而不见,脸上玩味地笑道:“虏人参合与否关系不太大,大人,区区一个上旅,恐怕.”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善用兵不限小局,该牺牲的就不用去考虑。各大行营出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我就不信拿不下党项人。”王秀的脸色是非常的严肃,话也尤为冷血。

“大人高论,在下不及。”钟离睿脸上笑容渐渐去了,也显得正经许多。

宗良又有点糊涂了,先生和钟离睿在说什么显然不是好事,但多年没有接触枢要,他已经揣测不出了,让他在迷茫之际,又多了几分不安。

“大人,听说张子初暂时留在党项,恐怕他会闹出蛾子。”钟离睿又来了句,他也主管机速司,对张启元的行踪了如指掌。

“那就,让他闹腾看看,暂时不要动他,不然很没趣的。”王秀浑然不在意地道。

第871章面对女真人的讹诈

随着北方金军再次汇集,不断传来的官塘,让大宋行朝受到震动,朝廷还好说,没有发出异端声响。也是,作为朝廷重臣的他们,对南北关系看的比较透彻,无非是两个小孩过家家,为了一根糖葫芦,随时随地地争夺,刚刚分完脏,又会因为一块糖果打起来。

民间,却传言女真人会败盟南下,人们个个破口大骂。尼玛,南北盟约笔迹未干,兵马还没有完全散去,女真人就迫不急耐正军备战,简直是无耻小人,拿盟约当手纸,还让不让人过天安生日子了

而且,党项正准备对平羌城进攻,明显的落井下石,简直是小人行径。

不过,天下纷争并不以小民一直为转移,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还真没人把盟约当回事。

也就是几天功夫,风向突然逆转,金军再次汇集马步军十五万南下,分布在南下沿途军州,声势颇为浩大。

当沿河风声鹤唳时,有消息最终确定,大金左副元帅兀术郎君传女真郎主诏谕,宣称奉大金国皇帝诏旨,鉴于南北盟好,率四十万大军南下,护送南朝太上赵佶的梓宫南归。

自北方汇集的女真族精锐四万,原先的各路兵马,在各自的军州待命,自梓宫所到自动加入护送队伍。

当然,金军将帅也是颇有怨言,刚刚打了一仗,才分散回到驻扎军州,那些签发丁壮才散去,又要征签待命南下,还让不让人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