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3
最重要的关键点是,刘光世指出京东尚有金军数万,完全能接应兀术北撤,宋军兵力不占优势,难以实施拦截。
李纲非常明白,但他要的是结果不是困难,新军制最让他欣赏处,是军令贯彻的权威性。
只要形成军令,各级将校必须无条件服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完全不同他当年尴尬,态度坚决地道:“无论如何,必须要重创兀术。”
谭世绩看着李纲强硬态度很矛盾,作为知枢密院事,他也想建功立业,歼灭或重创女真人主力,当然是天大的好事,只是李纲太强势了,让他从心底感受到压力。
王秀一直很担心李长昇,上岸兵马遭到金军马队打击,只字未提李长昇。
从官塘的只言片语中,他也了解到侍卫水军艰苦的一战,却不太了解整个战斗过程。
原本,侍卫水军挺顺利的摧毁金军海船船队,几乎俘获了所有战船,可以说是取得空前胜利。但是,虎翼军撤退并不是那么容易,他们还要焚烧一切物质,就在准备分批撤退到海船上,高升率马军突然到达。
三千马军对战五千虎翼军,高升是相当的勇猛,竟然亲自率百骑突击,冲入排列密集的虎翼军队列。
杀的是天昏地暗,来回七进七出,最终身边仅剩二十余人。但是,虎翼军也被打的七零八落,不得不在李长昇的率领下,撤到码头上依靠战船保护。
就这样,这场小规模的战斗,持续了两天三夜,面对高升疯狂的打击,李长昇竭尽全力固守港口。海面上的中小型战船为了支援虎翼军,甚至直接在码头靠岸,用抛石机和弩箭打击金军骑兵,迫使高升不敢过分逼近港口。
不过,大型战船支援力所不逮,中小型战船能够靠岸支援,却碍于马军行动迅速,砲石打击精确度太低,无法给予最有力支援,大多数时间里,只能眼睁睁看着虎翼军奋战。
噩梦般地历程,李长昇甚至亲自上阵,实在坚持不下去,他指挥虎翼军分批从码头撤退到船上,而他一直坚持到最后才上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六六九章徐淮战事的结束2
高升迫于船上弩箭威力,为了减少马军伤亡,并没有在撤退时迫近港口,任由虎翼军陆续上船撤离。
虎翼军不算败,却损失惨重,阵亡七百余人,海上陆续死亡二百余人,没有马军配备的虎翼军,在金军马军猛烈打击下教训是惨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