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301

分节阅读 30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艺祖太宗善政为立国根本,下官岂能不知,但沿河连年战祸,陕西岁岁防秋,朝廷沿边禁军已达四十万,犹不足以用,各项花销何处而来”秦桧主管户部,非常的为难啊

李纲何尝不知加赋弊端,但内忧外患,朝廷每年用在防秋军费竟达两千万贯,大量的税赋被消耗,每年预算超支,财政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各路诉苦官塘络绎不绝。尽管,经济得到了很大恢复,商业逐渐繁荣,赋税也慢慢增加,却赶不各项沉重的消耗。

他实在没办法,每每受挫财力不足,想到当年抗金形势有了转机,本应一鼓作气挥师北,算不能收复燕山,也能收束战线,争取对女真的主动。

王秀没想到李纲会那么直白,他淡然一笑了之,不敢他的鸟事。

孙傅、唐格等人闻言,都慢慢松了口气,李纲脸色微变,冷冷地道“那以王大人之意,如何解决眼下朝廷度支不敷的局面”

王秀没想到李纲直截了当,把他给拉进局里,并没有做好回答的准备,在众人的目光,面对御座的赵谌,感受珠帘后那道炙热的目光,缓缓地道“臣以为加赋是饮鸩止渴,断不可行。”

吴敏、秦桧等人松了口气,李纲脸色微变,冷冷地道“以王大人之意,如何解决度支不敷”

王秀淡淡一笑,到时候了,尽管有点稍显仓促,但时机恰当好处,他胸有成竹地道“厘新官阶,改组军制,鼓励工商,经营域外。”

话声方落,大殿内一片寂静,简单的十六字,几乎涵盖政治、军事、经济、邦交等各方面,众人想到了熙宁年间。秦桧瞳孔紧缩,闪过个念头,王实五年不鸣,一鸣惊人

...

第539章王秀的宏图大志

赵谌眨了眨眼,颇有兴趣地道“王公说说看。”

朱琏却黛眉微蹙,很不满地看了眼儿子后背,最终轻轻一声叹息。她本意让儿子称呼王秀仲父,但被王秀给回绝,认为他们的关系不要让人看得太近,她退而求其次,要赵谌称呼王秀先生,可惜儿子认为自己是天子,争辩了许久才妥协,没有称先生而改为王公。

王秀脸色平静,只是抬头看了眼赵谌,淡淡地道“陛下,历代多以田赋为主,但靠天吃饭能有多少税赋可交寻常百姓多是薄田数倾,灾荒之年温饱尚不自足,哪有余力缴纳税赋。更何况是加赋,是逼迫生民铤而走险。”

“国朝自来工商和农桑并行,知周武王以来,工商首次超过农商,朝廷才能募兵百万。如今,山河破碎百业凋敝,虏人贪得无厌,朝廷耗师糜响。臣以为,制度不变不足以强国,法不革新不足以威仪四方。”

他是有根据的,记忆的汉代赋税仅有四万万钱,天子的算赋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万钱。到了明代更加不堪,前期只有两百万两白银,万历年间算好些,也不过是四百万,崇祯皇帝为了应付战事加辽税,几乎是竭泽而渔,明代的税赋达到最顶峰,也是八百万两白银。

也只有清代取消人头税,人口有了爆炸式增长,到了乾隆后期才算有七千万两白银,根本不到大宋鼎盛时期的一半,简直弱爆了。

“这厮要变法啊”众人心头闪出这个念头。

“与其用盘剥加赋,不如鼓励工商,经营域外,以万国之财力,供我国用度。”

“圣人以农桑为立国之本,金银珠宝不温不饱,何以桑麻谷粟用于济世。商人奸猾,不足以信,与国何利之有,压迫番邦,国信义何在”孙傅反驳王秀,他不反对海外贸易,却不愿意官方介入海外贸易,更何况王秀的意图很明显,那是裸的征伐。

“农桑是家国生存根本,九年之粮或不可缺,但绝非富国之策,朝廷岁四千万贯,半数之恰是那商人所纳,田赋连常平也支付不了。”王秀目光玩味,甚至有几分挑衅,戏虐地道“耕田植桑,不也是拿出来换钱度日,古圣人多是百工流芳,以大人之议,圣人所传皆为贱业”

“信义,邦交只有利益没有道德,党项、女真、交趾、广南诸番,朝廷与他们讲信义的结果,河西不存、两河沦陷、西南不靖。顺从着,以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