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255

分节阅读 25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百姓下一心,才能让虏人知难而退。”

他知道在自己还没彻底巩固权力前,越是风头正盛越得调低姿态,否则极易树立莫名其妙的对手,秦桧既然向自己示好,岂有拒人千里之外的道理,大家携手共进才是硬道理。

秦桧对王秀的话心领神会,笑容满面地说道“对、对、对,实所言极是,我大宋亿万臣民一心对外,何惧这区区虏人。不过,昨夜一举夺取东水门,今日迫使虏人退军,应该好好庆贺一番。”

王秀从善如流,笑眯眯地道“那是、那是,应当犒劳三军吏士,好酒好肉管够。”

张叔夜别有意味地看了眼他们,又转首望了眼城外朝廷般退去的金军,淡淡地道“既然虏人退去,还是收兵回城吧。高太尉,你率所部吏士出城,接应官太尉一行入城。”

接应出战部队入城,岂是他殿前司大将的差使,高平有些不太满意,但张叔夜做为知枢密院事,又是他的老司,他不能不听从调遣。

待高平下城后,张叔夜对王秀说道“看来虏人不会再有大动作了,不过我等切不可麻痹大意,王大人身负四壁重任,当小心为”他对女真人出尔反尔心有余悸,不怕一万怕万一,可谓是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些没有坏处。

王秀目光复杂地看了看张叔夜,缓步走到木栏边,望着城外宋军的军阵,轻声道“迟早我要让女真郎主,跪在开封城下,以慰千千万万死难的百姓。”

危局未过,今后如何尚不可知,王秀的话似乎不太合时宜的话,但其隐隐的雄心壮志,让令张叔夜与秦桧相顾对视,不知如何应对。

金军的主动撤退,让京城居民举城欢庆,这可忙坏了开封府的官吏们,开封府缉捕使臣全部出动,率领衙役和铺卒维持秩序,无奈人数还是太少。只得请步军司调拨数千步跋子协助,才堪堪稳定住秩序。

孙傅、唐格等人对于百姓欢庆颇为不屑,认为在此时不宜有太多的人群,万一闹出乱子为女真人所乘,那可是乐极生悲了。

王秀却很是赞同百姓的举动,认为百姓欢庆对于鼓舞军心极为有利,对城外的金军而言,不吝于一次严重的心理挫折,表明大宋军民坚决抵抗的决心。由于他的坚持,孙傅等人也没有办法,毕竟王秀是开封真正有发言权的人物。

第二天的谈判,王秀一反常态,变的咄咄逼人,压的萧庆喘不过气来,一直地冷汗直冒。

他要求金军向北壁集结,宋军接手东壁和西壁营寨,金军不得出寨掳掠,着重点出黑水军无恶不作。

此时,河北、河东反抗金军起义,已经呈现薪火燎原之势,极大威胁金军后路。各地守军也纷纷向京畿靠拢,对金军形成一个扇形的半包围。特别是设在南京应天府的大元帅府,声势最为浩大,赵构在李纲、宗泽、刘光世、张启元为首等一批臣、将帅支持下,做出了勤王强硬姿态,也算是不小的威势。

金军已经师老城下,形势一天一天恶化,粘罕决定对大宋做出一定地让步,在保住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能争取到多大好处多少。以兀术的话说,反正该得到的已经到手,能捞点是点,顺便给王秀些许人情。

不要以为王秀妥协、懦弱,更不要以为粘罕、兀术是傻瓜,两国拼的你死我活,伏尸百万,赤地千里,但层考虑问题却不同于民间,仇恨已经不是主流,利益才是唯一的角力点,双方可以厮杀,坐下却是质彬彬,相互给对方面子。

“郎君,我有个私人请求,还望郎君能成全。”午间小歇,王秀和兀术单独吃茶,他开始索取个人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