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培养体系
但是协理大臣不能简单的看成是内阁总理大臣的副职或者二手,协理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并没有从属关系,这个和各部大臣已经协办大臣之间的从属关系是不同的。
非要判定高低的话,总理大臣和协理大臣更像是明朝时期的首辅和次辅,又或者是后世常委们的关系,前者是一把手虽然权限高一些,但真对抗起来,那也得干过一架才知道。
现在林哲为了解决现在内阁三大佬权限过大,恩,主要是他们只见的斗争太多,让林哲有些烦了,所以干脆再让这顶尖的权力构架里再塞进去一个人。
三角形不够稳定,而且每一角都过于重要的话,那么他干脆就弄四个角,平坦他们的权势,如果这还不行,林哲少不得还要再调整的,总之林哲对内阁的理想状态就是:都给老子老老实实干活,别有事没事给老子惹麻烦。
而要维持这种状态,权力的相互平衡就是非常重要了。
而接着平衡调整内阁的时机,林哲也是把经济改革室给建立了起来。
早年建立宫务厅经济规划委员会的时候,林哲就觉得比较好用,但是后来宫务厅改革的时候,他就把这个机构裁撤了,从而让内阁领导相关经济发展研究问题,但是这几年李鸿章领导下的经济规划室成效非常有限。
这不是说李鸿章没有才华,实际上他提出的诸多计划还是非常不错的,但关键在于当年郭龙云领导的经济规划委员有着庞大的实际权限,不仅仅可以影响中央,到了地方上也能够影响那些地方政府,但是到了李鸿章这里后,由于失去了实际权力,只能是变成一个纯理论的研究,李鸿章亲自跑到地方上调查,指导经济工作的时候,很多gāo • guān都是不理他的。
既然之前的改革不成功,那么重设经济大臣这个职务也就成为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