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没想到
…………
在古代,春秋两季在野外举行狩猎活动是非常正常和频繁的。有唐一代尚武,为了向天下百姓表示朝廷重视武备,同时也让那些身居朝堂之上的臣工们不忘武事,保持尚武的习性,几任皇帝,包括李渊、李世民、李治都时常组织大臣们秋猎。除了秋猎,春猎也时常有,不过秋将尽,冬即至的秋冬交替季节,各种野兽膘正肥时候,是狩猎的最好季节。不过这些年朝廷已经好久没组织过狩猎了,全因为李治身体有恙之故,让许多人遗憾。此年秋天,武则天也在朝会上提出了组织大臣秋猎的建议,得到了包括太子李显及许多大臣的支持。
天下未安,四夷并未完全臣服,朝廷应该继续重视武备,作为太子的李显不能疏于箭枪之术,宫中禁卫也要活动一下他们的身手,这是武则天向朝臣们提议秋猎时候所说的理由,这样的理由没有多少大臣能找出足够的理由反驳的。
皇家的秋猎,规模注定不会小的,在秋猎举行的当日,浩浩荡荡数千人马组成的队伍很是壮观地从长安出发了,绵延数里,旌旗招展,马啸人声,好不热闹气派,沿途的百姓看到躲避不已。陈易并不知道哪些大臣随驾而行,反正他知道,在朝中大多的武将及大部分文臣都随驾而行了,但到底有多少人,哪些人参加,他并不清楚。此次出行他是和贺兰敏之一道,随驾武则天和李显身边,与左、右千牛卫一道,护卫御驾的安全。
左千牛卫将军赵瓖,右千牛卫将军李景嘉,陈易此前都有不少的交集,因为御驾出行时候,左、右千牛卫都是皇帝和皇后身边最贴身的护卫队伍,他随行的时候经常被召在武则天身边,与这几位千牛卫将军有多次打交道,这两位左右千牛卫的领军人物,对陈易和贺兰敏之这样深得皇后武则天宠信的人,也一再示好。陈易对如何护卫御驾安全并不在行,贺兰敏之也是一样,护卫的事务基本交给副手操办。陈易的副手,副卫率梁积寿接手了所有沿途护卫的任务,又有赵瓖、李景嘉的恪尽职守,陈易和贺兰敏之倒落个清闲,时间走在一起,吹牛打屁。
终南山离长安城才不过百里,快马的话一天可以抵达,但数千人的御驾队伍行进速度并不快,差不多花了两天时间才抵达目的地。
御驾抵达后,很快就搭起了连绵的营帐,青山绿水间,白色的营帐恰似美丽的点缀。
狩猎的地方并不是陈易所呆过,宗圣宫所在方向的那段终南山,而是在宗圣宫的西南方向,这个地方地势相对较平缓,适合数千人的大队人马扎营,也可供养尊处优的太子李显及其他大臣们打猎。
搭营帐的事自然不需要陈易操持,趁着手下人员忙着搭建营帐之际,陈易带着陈明和陈亮等几名护卫人员,随便骑马逛逛。秋高气爽,碧空如洗,不远处的终南山和白云相伴在一起,那高大的壮美仿佛近在眼前,让人惊叹。想起几年前莫名其妙地穿越来到大唐,醒来后发现躺在终南山上,陈易不禁唏嘘感叹。穿越的事从来没预料过,即使穿越过来后,也没想到命运会是这样转变,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大唐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并且整个天下因他的“捣乱”而出现了不少的变化,已经差不多脱离了原来的历史发展轨迹,整个朝鲜半岛,还有青海都归于大唐的名下,吐蕃被打残了,再没能力威胁大唐,因为一系列民生的改善,天下远比原来的历史富足,国富民强程度远不是原来的盛唐可比了,以后会如何发展,他也不知道了。最后武则天会不会如原来历史上那样当上皇帝,并改国号为“周”,他根本无法预料和确定,历史的发展,偶然因素太多了,任何一点小小的岔漏,都有可能让历史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