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柿子捡软的捏
当众人都设想着如何挑起日俄双方再进行一次会战之时,诸葛亮却独辟蹊径,忽然开口言及满清政府。
“清政府?”刘振明听到诸葛亮的话微微一愣,其他诸将也是低头沉思。
在众人的认知中,东北各方势力,清政府是其中最弱的一方,最不起眼最不用放在心上的一方。
不过,虽然清政府在东北势力最弱,但是其控制的地域还是很辽阔的,日俄双方至少还在表面上对清政府保持着一个尊敬,辽河以西的领土还是由清政府在控制。
一瞬间,众人便若有所得。
诸葛亮一双熠熠生辉的眼睛微微一闪,伸出手来指着地图,侃侃而谈道:“余以为,吾等与其在夹缝中求存,不若趁着日俄双方大战空隙,谋求一个稳定的后方。”
一个稳定的后方?
诸葛亮见众人皆露出一幅认真倾听的神情,便继续说道:“纵观东北几方势力,日俄暂时不能正面交战,吾等现如今只能谋求清国之地,先弱后强,吞并清国在东北势力,尔后方能与日俄两国争夺东北。蛮夷乱我中原,吾等只能分而化之,徐徐图之。”
一席话说得众人不由自主的点头。
诸葛亮在短短的时间内,便理清各方形势,做出了一个大致的策略,这让刘振明心中很是佩服,笑道:“恩师言之有理,如今我等依附于俄国,日俄双方对清政府所划之辽西之地虽然垂涎三尺,但是顾忌战前许诺以及国际压力,不敢直接出兵取之,而我等则可怂恿俄国暗中支持我等占领这些地方,如此,俄国自以为通过我等控制住了这些地方,而我等亦可以掩人耳目得到这些地方。”
诸葛亮抚须而笑,众将皆是聪明人,瞬时间便明白了过来。
几日后,俄国方面召集各路‘义军’在奉天召开作战会议,自辽阳会战后,日俄双方都在加紧备战,为下一次的决战做准备,在兵力方面,还是俄军占优势,但是俄军依旧没有弄清楚日军虚实,以致于错过大量的作战机会。
俄军司令官库洛帕特金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种情报上的落后,在后贝加尔骑兵师师长烈涅汗布中将的建议下,决定进一步发挥‘义军’的作用。
所谓的义军,也就是吴佩孚、刘振明,以及被俄国佬收买的其他中国东北土匪之流了。用来作战不行,但是用来收集情报,则是最适合不过了。
尤其是吴佩孚为俄国人屡立战功,已经深得俄国人的信任,他与烈涅汗布的私交甚笃,鉴于此,库洛帕特金甚至让烈涅汗布负责义军的指挥和使用。
通往奉天城的大道上,刘振明亲率十几名随从,皆同诸葛亮、单婉儿两人缓缓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