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欲展翅
听到张居正这句话,钱渊终于确定了自己没猜错。
一路上难解的谜题终于解开了,为什么周延提到庞尚鹏,为什么又提到浙江巡按,最后又提到三年前殿试的那道策论。
吴百朋曾在给自己的信中提到过,庞尚鹏在福建试行一条鞭法,而浙江这些年一直推行的是提编法,这两种税制有区别,但也有共同处,最大的相同点就是,都抛却实物,只收缴税银。
三年前殿试那道策论,试论提编……钱渊洋洋洒洒三千字,文章的重点就在于提编法抛却实物,只收缴税银。
朝中对推行一条鞭法一直抱着谨慎缓办的态度,对此最为推崇的官员哪个派系的都有,但徐阶门下,最主动的那个人,就是张居正。
而就在不久前,裕王府中,高拱、钱渊、张居正、张四维定下日后推广一条鞭法之策。
“两浙最早通商,亦定是最早开海禁。”张居正诚恳道:“推行一条鞭法,若不以清查田亩为前提,两浙是最容易推广的。”
“的确如此。”钱渊点头道:“嘉靖三十六年始通商,至今两年,两浙田亩多种桑麻,倭乱之前更是如此,民众也习惯了售货得银,再以银购粮缴纳税粮。”
“甚至乡间还有奇事,十户合众,九户种桑麻,一户种粮,售货均分九分之一,收获稻米以供十户纳粮。”
“一来无需购粮,二来怕粮荒时米价飞涨。”张居正赞道:“所以推行一条鞭法,其他省份难言,但两浙可以最先试行。”
钱渊沉吟良久,不得不承认,面前这个人有着足够敏锐的眼光,浙江本来就多山多水少田,商业发达,海贸旺盛,沿海府洲即使民众也有这强烈的商业意识,只要不去清查大户田亩,的确是推行一条鞭法的最好区域。
在心里琢磨了很久,钱渊轻声道:“钱某卸任浙江巡按,至今尚无继任者,叔大兄觉得……是钱某不在乎吗?”
张居正警惕起来,强笑道:“展才此言何意?”
“无论何人继任浙江巡按一职,钱某会上书陛下,每个通商之地,均选派御史巡按。”
张居正神色大变,想抢到浙江巡按这个位置,关键就在于镇海、宁海两个通商口岸,如果这两个地方被划走……浙江巡按一职含金量将大大降低。
其实这件事钱渊和徐渭、孙鑨、孙丕扬等人商议过很多次了,想保证税银顺利的输中枢,通商地必须上下相克,左右制衡,地方、军中、户部、都察院都应该插手其中。
钱渊冷冷的看着张居正,“钱某有一事不明,今日入都察院,恰巧与少南兄相遇,不过随口一邀,少南兄不顾……居然应邀。”
张居正知道对方没说出口的意思,钱渊和徐府已经闹的撕破脸了,随园士子将徐璠揍得那么惨,庞尚鹏却不管不顾公开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