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八节 北京城破(上)
汉军枪炮犀利,远不是城中的清军能够相比,陈亚林也不需要什么详攻,计谋,用最简单的方法一力降十会,直接告诉城中清军,大汉主攻方向,如果清军集中在南城那最好,可以多杀伤一些清军,也可以省却进城之后清军还有力量抵抗。
听到城下汉军响起的鼓声,永定门城楼上的清军一个个脸色煞白,永定门居其中,是南城的主门,也是七个城门中最大的一个城门,一旦汉军进攻,永定门无疑是首当其冲。
皇帝已经走了,虽然城中还有恭亲王,还有数万军队,可是谁都明白,一旦汉军攻城,凭着这数万军队根本抵抗不了,这几天汉军虽然没有攻城,可是守城的清军都提心吊胆,如今看来终于要结束了。
汉军不管城上的清军如何想,只顾着将一门门大炮拉出来,看到这些大炮,清军更是面如死灰,这些清军有不少是淮安之战时逃出来的步兵,对于汉军火炮的威力一清二楚,根本不是城墙和血肉之躯可以抵挡。
汉军的炮兵阵地布置的很快,差不多半个小时就布置完毕,看到数十门黑洞洞的炮口对着自己,若不是畏于恭亲王的严令,不少清军恨不得转身就走,离城墙越远越好。
四月十四日,上午九时整,陈亚林下达了进攻的命令,早已经等得不耐烦的炮兵指挥官挥下了手中的旗帜,用带着兴奋的口音喊道:“发射!”
“轰隆!”
汉军炮兵阵地内,一门火炮炮口首先喷出桔红色的火焰,炮弹呼啸着飞到空中,随即砸到城墙上,溅起无数的碎石,砖瓦,中间还夹杂着人体的血肉,随着这门火炮的发射,其余火炮也陆续发射出炮弹,炮弹如雨点一样飞入天空,城墙,城楼、城内,到处是炮弹落下,
刹那间,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所有人都感到自己的耳朵嗡嗡作响,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爆炸的声音,而炮弹落下的地方,硝烟弥漫,砖石飞溅。
恭亲王府,奕?正坐在客厅中间的椅子上,两边则坐着兵部尚书穆荫、户部侍郎文祥等城中留守大臣。一名高大的白人正站在离奕?不远处,嘴里叽里呱啦的说话。
这名站在恭亲王府中夸夸其谈的白人正是俄国公使普提雅廷,他是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之命,来与清廷谈判,想逼迫清廷作出让步,割让黑龙江北岸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
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克里米亚的硝烟还没有结束时死去,面对战场上的步步败退,刚刚继位的亚历山大二世不得已签订条约,结束了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是自俄国击败拿破仑入侵之后首次失败,俄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单是士兵的伤亡就达五十万之多,付出的军费高达七亿卢布,吐出所有入侵土耳其获得的土地,通往黑海的道路被斩断,沙皇尼古拉一世在焦虑中死去,不但俄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大跌,就是沙皇在国内的权威也受到挑战,急于重建威望的亚历山大二世将目光投向了东方,而虚弱的清廷无疑是最好的宰割对象。
早在年初,觉察到汉军有大行动的普提雅廷就从上海来到北京,向清廷提出俄国可以帮清廷对付汉军的叛乱,除了卖给清廷火器外,甚至可以直接出兵,条件就是向俄国割让黑龙江以北的土地,当时汉军尚没有北伐,清廷对于俄国的热心并不怎么感兴趣,对俄国的贪婪也有所警惕,拒绝了普提雅廷的提议。(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